特斯拉是视觉感知方案的坚定支持方,强调"化繁为简",目前依靠视觉方案的特斯拉仍是将量产辅助驾驶做到最好的公司。而多传感器融合方案被国内众多厂商青睐,纷纷通过开发或投资的方式布局激光雷达和高精地图领域。无论是含有激光雷达的多传感器综合感知方案,还是视觉感知方案,都还属于研发初步阶段,均存在各自需要克服的困难,最终能以最便宜的价格提供相同功能产品的方案将成为感知的未来。
攻关"单车智能+网联赋能"各环节技术瓶颈
把握提高效率、降低风险、绿色低碳等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攻关"单车智能+网联赋能"各环节技术瓶颈,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
根据企查猫数据,目前国内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主要竞争者涵盖科技型企业、传统主机厂、造车新势力等多种类型。从企业入场进程来看,多数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于2012-2015年间注册入局,其中包括"蔚小理"、商汤科技、纵目科技、远峰科技等。
根据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综合评估结果来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重庆等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处于城市智能网联汽车竞争力第一梯队,苏州、杭州、武汉、无锡、天津、郑州、合肥、南京、淄博、海南等东部地区省会及重点城市处于竞争力第二梯队,成都、济南、青岛、西安、长春、芜湖等处于竞争力第三梯队。
综合来看,全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相关的新能源、大数据、电子信息等资源正加速向国内集聚,我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逐步向快速发展新阶段迈进,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5年,行业渗透路将达到40%以上;到2030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市场主流。因此,前瞻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保持乐观态度,预计近年有较大的增长幅度,初步预测到2029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或将突破两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