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退出农村宅基地补5万房款,鼓励农民进城为何惹人担忧(3)

2024-06-24 15:35  搜狐

且不说生活习惯与心理落差,单是生活成本,就是没有固定工作的农民要面临的巨大挑战。城市虽然教育、医疗条件相对优越,但总体支出也很大,农民工的经济基础和社会保障相对薄弱,年轻时还可以靠打零工勉强维持,一旦年老失去劳动能力,他们光靠积蓄和微薄的养老金,恐怕难以应付城里的生活。在农村种地确实收入不佳,但是起码种一点粮食和蔬菜还能够糊口,不用像在城里一样,每一粒大米都需要用真金白银去买。

另外,农民进城买房与城市拆迁户买房,两者还不完全一样。城市拆迁户原本就有城市户口,而且依赖拆迁所得,一般来说买房负担不大;农民进城买房,只能依赖退出宅基地获得并不多的购房补贴,在金额上差距非常大不说,二者的身份待遇也常常不同,很多福利待遇农民无法像城镇居民一样享受。

在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面前,农民担忧进城后能否顺利过渡并维持生活质量,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图文无关,来源:东方IC

所以有人担忧,鼓励农民进城购房、放弃宅基地,虽说可以给农民多一种选择,但实施过程中,政策会不会被曲解或滥用,会不会有些地方为了拉动楼市和加速城镇化进程,不惜利用行政手段"赶人",强制农民进城、忽悠农民放弃宅基地?

要实现政策的美好初衷,前提必须是"自愿"。有能力的人即便没有政策鼓励,也会主动选择进城。如果农民进城能够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可以扛下城市生活的重担,那么他们自愿上楼也没什么问题。但经过前一轮城镇化的发展,如今在农村剩下的,可能大多数都是"困难户",如果政策盲目推进,这些人被迫进城,后面的境遇可想而知。

国务院土地管理新规明确禁止以退出宅基地作为进城落户的前提条件,就是要保障农民的自主选择权。城镇化不应以牺牲农民的权益为代价,而是应探索多元化的路径,让农民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根据自身条件和意愿作出最适合的选择。这一点值得再三提醒。

对于那些有能力进城的,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和支持,确保农民进城后能够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实现身份和生活方式的平稳过渡。而对于那些不愿意或没有能力进城的农民,政府也应当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保障他们在农村的生活和发展。无论如何,都要尊重农民对乡村生活的选择权,让农村成为一种主动选择而非无奈逃离的选项。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