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照顾家庭被迫放弃事业,不少女性“不敢生”,父亲“育儿假”为何迟迟难落地?专家分析(2)

2024-03-07 14:30  生命时报

从提出"父母共享育儿假"到写进政策法规,是劳动者的福音,社会观念的进步,也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通过休假制度帮助育龄夫妇减轻负担,也体现了国家对人口建设的高度重视。但杨健认为,这仅仅是开始,如何切实缓解家庭养育压力,真正将育儿假落到实处,社会仍要在配套保障上下工夫。杨健特别推崇冰岛的育儿假模式,"从2003年开始,冰岛给予每对夫妻9个月的假期来照顾新生儿,并且可获得80%的薪资收入。此外,90%的冰岛儿童都能进入到由国家出资建立的公立幼儿园就读。"杨健指出,冰岛能成为欧洲女性生育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名妇女育有两个孩子),与其优越的育儿假制度息息相关。

此次两会期间,为了加快推进父亲育儿假制度,张齐进一步建议建立分级共担育儿假成本机制,即育儿假所产生的成本由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分担,建立企业、生育保险基金、政府财税政策等多元责任主体分担机制。强调要加强政策执行的指导监督并明确惩罚措施,探索灵活休假方式,在提高育儿假使用效果的同时,尽量降低对用人单位运营的影响。

杨健也呼吁,国家应考虑以立法的形式推进父亲育儿假。因为帮助育龄夫妇降低育儿成本,不仅有利于生育促进,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对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