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更多"X"因素。随着欧盟各国传统政党和非传统政党间内部分歧均呈现扩大趋势,一些在本国表现强劲的政党无法组成党团,成为新一届议会中一支未知却有影响力的力量。比如,被身份与民主党团开除的德国选择党和被欧洲人民党开除的匈牙利青民盟,分别是德国和匈牙利得票率第二和第一的党派,分别获得15个席位和11个席位。这些政党力量目前看,难以加入任何党团,在未来欧洲议会的运作和欧盟机构关键人物的竞选中,将发挥较为重要但不确定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欧洲的政治变化特别是未来三大机构换血,对欧盟对外政策的影响也备受外界关注。事实上,欧洲议会作为欧盟的立法机构以及"民意代表"象征,其在对外政策的权限更多体现在对欧盟立法以及预算批准的同意权。同时,欧洲议会议员以及特别的专门委员会与母国政党、欧盟委员会、各国政府机构、专业智库的密切联系,也使议会成为欧盟放大外宣外事声音以及运行政策协商网络的重要方面。
然而,欧洲议会总体上仍被政策界视作"清谈馆",同时其长期保持所谓多元化以及价值观优先的趋向,很可能在中欧关系等欧盟重大外交政策领域发挥激进作用。虽然欧洲议会在涉华问题上很难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动作,但放大价值观偏见以及对华错误认知的举措,往往给中欧之间理性、务实、相互尊重的相处模式带来更多困难。而随着欧洲议会内部极右翼政治势力的抬头,其内部经济保护主义和欧洲优越思想可能将比以往更加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