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万吨粮食运抵中国 俄加速脱钩
据俄罗斯卫星社12月6日报道,中俄联合打造的"中俄新陆上粮食走廊"已经正式落成运营,并将正式开始执行中俄签订的大笔粮食进出口项目的运输任务。该走廊主要依托中俄间强大的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建立,可实现"100%双向运载",大大提高了中俄铁路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
这条"粮食走廊"也是中俄史上最大的"粮食陆运网络"之一,系统内能够同时运输高达60万吨的粮食,年周转量高达800万吨,可容纳12.8万辆火车车厢。
中俄两国在今年10月签订了价值260亿美元的粮食进出口协议,协议内容包括俄罗斯向中国出口7000万吨的谷物和豆类等粮食产品,将在未来的12年内分批次完成。
近年来,中俄粮食贸易持续火热。仅在2023年的前9个月,俄罗斯对华出口粮食就达到了350万吨,超过了2022年的220万吨,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随着"中俄新陆上粮食走廊"的建立,未来中俄粮食贸易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和数一数二的产粮大国,仍然需要足够的粮食供应来保障有关产业的正常运行,例如中国的饲料小麦用量预计将从2023年的2700万吨增长到3200万吨。而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之一,与中国开展粮食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推动粮食供应链的多元化,中国正在努力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中俄粮食贸易的繁荣,不仅使俄罗斯获得了经济收益,也使得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粮食安全水平。虽然部分西方媒体对此提出质疑,但中俄粮食贸易的合作无疑对两国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