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迎来质变!当着全世界的面,普京对华做出重磅表态,不简单

2024-06-26 09:08  头条

观察者网近日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

法新社记者提问称,据《金融时报》报道,中方在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的供应价格和量上提出了不合理诉求。请问中俄关于该协议的谈判是否如报道所言遇阻?

毛宁表示,寻找两国利益汇合点,深化利益交融,实现彼此成就是中俄两国元首的共识。我们愿同俄方一道,落实好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不断深化两国全方位互利合作。

中俄规划的"西伯利亚力量 2 号"天然气运输管道,原计划是在 2024 年动工,虽说未明确具体时间,可转瞬间 2024 年已过去一半,该管道仍未动工。

实际上,针对这一工程,今年以来中俄两国已展开对话协商,不过这般大型工程,不可能即刻敲定,对此也无需焦急。

另一个原因在于,我国虽也是天然气需求大国,但我们不仅拥有这条天然气运输管道,还有诸多其他获取途径,即便该管道未达到满载量也可满足使用需求,这致使管道运输始终无法满载。

其实中俄之间西线的天然气输气管道,如果因为地势的原因,很难从位于阿尔泰山附近相连的一小段国界线上通过,或者即便能够通过也工程量巨大。

那么向东绕行蒙古国或向西绕行哈萨克斯坦就是唯二的两个选择。

而俄罗斯最初计划要从蒙古国经过,就是想借此来进一步捆绑蒙古国的经济,从而使的其对于蒙古国的掌握能力得到加强,同时蒙古国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巨大的利益。

据《环球时报》6月3日的报道,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中俄天然气项目"西伯利亚力量2号"陷入了僵局。北京希望以几乎与俄罗斯国内市场天然气出售成本的价格购买天然气,莫斯科不同意这一点。

这个《金融时报》报道的重点,是中国向俄罗斯压价天然气,以及在供应量上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使得谈判受阻了。这个报道的潜台词是什么呢?这个潜台词是中俄的战略协作已经出现"裂痕"了。

现在,中俄双方的谈判似乎就卡在了价钱上,能不能获得一个双方都满意的价位,决定这这条管道的未来,作为一个长期项目,即使中俄现在谈好开建,最快也要等2033年前后我们才能用上这条管道输送的天然气,既然是"期货",我们对谈判时间并没有那么敏感,但俄罗斯就不一样了,尽早和中国确定协议,就能尽早获得中方的"预付款",现在俄罗斯在战争中本就非常需要资金,再加上北溪管道被损坏,俄罗斯少了一笔天然气收入,对中俄的天然气管道就更"上心"了。

另一方面,"西伯利亚力量2号",最开始的时候规划的还是从蒙古国经过,这样的话两条天然气管道都要在蒙古国的地界上了,而且蒙古国国际关系上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难免不让人担忧。

这是第一点担忧,而俄罗斯也理解,后来哈萨克斯坦方面还主动提出来管道将会从哈萨克斯坦路过,不过具体路线图还没有敲定。

至于供应水平方面,中国是天然气进口大国,不过就像上面说的那样,我们也有着其他的进口渠道,即便没有"西伯利亚力量2号"依旧能满足天然气的需求。

作为中俄合作的一个"重点项目",这条天然气管道对中俄未来的能源安全重要性确实非同小可。但归根到底,这还是一个商业项目。既然是商业项目,在谈判过程中出现讨价还价在正常不过,就这么一个天然气项目,谈判中的一点儿小细节都能引得西方媒体高度关注,法新社为此还在外交部记者会上特意询问我发言人,西方国家确实不放过一切机会来"离间中俄"。

在国际交往和合作中,双方出现分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就中俄在天然气价格上没能达成一致来看,单纯来说其实双方都没有错,毕竟都是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的。以中俄关系的深厚,并不会因此受到影响,更何况俄方已经接二连三向中方作出积极的表态。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就表示,俄方对谈判中的顾虑表示理解。而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也明确用14个字给中俄关系定了调。哪14个字呢?即中俄关系是基于深层次利益之上。

综合俄新社及RT报道,普京在发表谈话时表示,美国拜登政府在经济领域的政策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在我看来,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企图以某种方式阻碍中国经济增长,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因为在我看来,自身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融入这些进程,而不是试图阻止进程",普京说。

塔斯社说,在评价中国的发展时,普京表示,中国在各领域发展取得成就,俄方对此感到高兴。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称,寻找利益交汇点,深化利益交融,实现彼此成就是中俄两国元首的共识。中方愿与俄方一道,落实好这一共识,并不断深化两国全方位合作。

事实上,中俄围绕天然气项目的谈判中,无论是路线选择,还是价格谈判,往往都需要经过长期协商沟通。因为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问题,而是涉及两国的长期战略,所签合同不仅金额巨大,而且时效期长,谈得久一点再正常不过。

据悉,外媒所说的协议是指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协议,而对于有关报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回应称"谈判仍在继续,商业讯息不方便公开",他还说各方维护自身利益完全正常,毫不怀疑所有必要的协议都将会达成。

其实到了这里,已经可以看出所谓的"协议搁浅",实际上完全是西方媒体杜撰出来的,尽管我们无法否认中间可能出现了一些小插曲,但中俄有关谈判仍在正常进行当中,这就意味着所谓"搁浅"并不存在,而这些小插曲对最终结果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俄乌冲突旷日持久,短期内难以找到政治解决途径,俄方显然是在中俄"西伯利亚2号"管线项目谈判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一方。

在项目谈判方案尚未达到我国预期之前,管道建设项目自然迟迟无法动工。

当然,其实俄方心里很清楚项目谈判陷入停滞的原因为何。

天然气贸易事关我国民生福祉和产业结构转型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扩大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固然会对保障国内能源供应稳定,只是我们必须审慎推进能源合作项目,坚决避免陷入过度依赖一国能源出口的被动局面。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