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环保主管所说的暂时的应急处置措施,就是在公司墙外修建的一个截流沟和收集池。截流沟和收集池是2021年修建的,修建之后,公司的污水仍被发现有渗出。记者在现场发现,在接近收集池的位置有一条直通农田灌溉渠的通道,这个通道只高出截流沟大概20公分左右。据金溪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介绍,一遇到大雨,这个截流沟收集到的污水就有可能通过这个通道进入农田灌溉渠。
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禁止工业污水向农田灌溉渠道排放,像国化公司这种将污水截流沟和农田灌溉渠相连通的做法显然不规范。而且,记者在现场看到,灌溉渠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被雨水冲垮,沟渠里的水正在田里横流。
一边是被污染的耕地在修复,一边新的污染又在不断出现,一边在还旧债,一边又在添新账,已经千疮百孔的耕地如果边治理边污染,显然难有成效。
江西抚州市金溪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胡明:已经在国化对它今年以来用水情况进行比对,发现一些可能存在的跑冒滴漏问题,要不就水池,要不就管道,对于这些东西可能要重新更新等等。
按照这位环保局负责人的说法,企业出现的跑冒滴漏问题会继续整改,而他们整改的方式还和以前一样,采取修修补补的方式。虽然靠末端整改可以节省成本,但环保部门很清楚这样的整改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家企业的污水渗漏问题。
江西抚州市金溪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胡明:前端不进行更新的话,可能维持时间不会很长。尤其是老企业,以前有些设施,有些化工企业使用多年,仅仅上一些治理设施的话,可能治标不治本,再过一段时间容易出现跑冒滴漏。
既然如此,对于企业的这种一贯做法,县里的相关部门为什么又采取了默许的态度呢?
江西国化实业有限公司联席CEO 高云涛:我们基本上每年要交大几千万的税收,从税收贡献和经济贡献上,对当地来说肯定是比较核心的。
除此之外,当地环保部门的负责人还向记者解释了为什么没有催促他们彻底整改的其他原因。
江西抚州市金溪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胡明:三年之内,把一些高污染的化工企业先退出,这家企业也面临着要搬迁,一拆迁,所有的设备无法再重复使用,这个难度肯定有。
因为计划要搬迁,所以企业不愿意花大价钱治理污染,但是环境等不起,耕地等不起。记者调查发现,这家企业到底何时能搬也仍是未知数。
其实,治理化工企业的污染问题,并非没有成熟的技术和手段,金溪县的这家企业和环保部门都清楚这一点,但就是不愿下狠心、下狠手花大力气根治,而是采取修修补补,头痛医头的敷衍做法,导致企业的跑冒滴漏问题长期无法解决。记者了解到,目前金溪县委县政府已就国化公司的排污跑冒滴漏问题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组,制定了整治方案,跑冒滴漏问题进一步得到控制。污染容易治理难,希望当地政府和企业吸取相关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