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它"下死手" 它对你"泼硫酸"
毒隐翅虫的虫体各段都含有"隐翅虫素",是一种强酸性质的毒汁,可造成隐翅虫皮炎。隐翅虫并不会将这种毒素分泌至体外,只有它们的身体被破坏,体液溢出时,隐翅虫素才会释放出来。
临床表现为接触毒液数小时到2天后局部出现条状、片状或点簇状水肿性红斑。随后红斑上出现密集丘疹、水疱或脓疱,可发生糜烂、结痂及表皮坏死,有瘙痒、灼痛和灼热感。
不想"惹祸"上身 做好这5件事
隐翅虫大规模出现的夏秋时节,要注意做好以下防范措施:
"冤家路窄"也别慌 请"手下留虫"
如果发现隐翅虫停留在皮肤上,不要用手拍打、揉搓!正确的做法是轻轻吹走或抖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