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也需要医生。出土之后如何保护和修复,就需要加固和提取,一堆看起来像是普通的土,但是其实是汉简,经过技术处理之后,就能看到上面写满了文字。
最后,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色盲或色弱的考生,可能不太适合学考古,因为你可能会在长期的考古调查和野外发掘过程中,错过重要的考古地层信息。
探寻过去古人未知的历史,以史为鉴,让历史拥有未来的专业,考古学,你合适吗?
考古、文博类专业有哪些?
有人说"考古学"是"人类历史遗存的搬运工",也是"历史学类"下的一级学科。与考古学有密切关系的,还有"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古文字"等专业。
全国已有西北大学等20余所院校在本科阶段开设了考古学专业,有兰州大学等30多所高校开设了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文、理科考生皆可报考。
总的来说,考古学专业就业方向并不窄,包括考古所、文物局、博物馆、文保中心、高校、勘探公司等。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主要去向则包括: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那么,究竟要不要报考考古专业呢?来听听一位长期扎根于发掘一线的考古人怎么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 彭小军:要不要报考古学专业?这两天我总是刷到劝退视频。作为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的参与者,我负责任地告诉你,确实,千万不要轻易报考古学。因为一旦学了考古,就会因为热爱深陷其中;学了考古,每天都有解不完的谜。你要有火眼金睛,从土中找土,通过蛛丝马迹、抽丝剥茧,一步步印证自己的猜想。这些遗存怎么到这里的,古人为什么把它埋在这……这个过程充满悬念,而我们就像时空穿越者,翻阅大地这本无声之书,与古人对话,发现古人生活方方面面的精彩,无限接近历史真相,能极大满足你对历史的好奇心。
千万不要随便报考古,还因为你需要有极大的耐心。我刚开始做考古的时候,很兴奋,总想挖点好东西,但是前几年没什么大的进展,也有过失落、沮丧。但是我们老师说,只要你认真思考,小遗址也会有不一样。
千万不要随便报考古,更因为你有可能不小心改写历史。历史书上,早就有三皇五帝的记载,告诉我们泱泱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但在2019年之前,西方学术界并不认可。但是,随着我国南方良渚古城大型水利工程的发现、城址的发现等,才让国际社会承认中华文明有5000多年的历史。
现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殷墟遗址发掘快100年了,二里头发掘快70年了。在广阔的中华大地上有很多遗址等你发现。听到这里,你愿意加入我们吗?
直观感受"考古学"毕业去哪
我们选择了两位在考古一线工作的优秀青年工作者,带你直观感受"考古学"毕业去哪?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寺洼遗址联合考古队工作人员 白倩:我今年博士毕业刚好一年了,是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寺洼遗址的一名一线田野发掘人员。入职以来,这个5米乘5米的探方就是我工作的地方,我的职务就是"探长"。去年11月,我们在这儿发现了重要的陶窑,开春以来就向前后左右拓展探方,想弄清陶窑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