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至恰逢火龙日 晴天啥说法?

2024-06-19 17:24  头条

夏至本来只是一个节气,是反映气候特点及农时的一个节令。夏至一到,白昼逐渐缩短,黑夜逐渐延长,而且每年的交节时间也都在公历的6月21日~22日之间,可为什么说今年的夏至不一般呢?

其实,这缘于老一辈对于天干地支与五行生克的认识。大家知道,我国最早的纪年方法是天干地支纪年法,也就是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互有序配合组‬成‬60组不同的名称来‬纪‬年‬月‬日‬时‬的‬,‬60年‬一‬个‬循环,‬周‬而复始。‬同时,‬每‬个‬干‬支‬也‬配‬有‬各‬自‬不‬同的五‬行‬属性。‬

按照天干地支纪年法,今年夏至日是甲辰年、庚午月,丙辰日,地支辰对应12生肖为龙,五行属性属土,天干丙属阳火,因此,老人们也把‬丙‬辰‬称‬为‬"火龙"。

按照五行生克的说法,夏季属火,夏至也是火旺的极‬致‬,此‬日‬逢"火龙"就会消耗夏‬至‬火的力量,以后也就会慢慢变弱,‬‬也许在‬以后的三‬伏‬天‬就‬会‬出‬现‬极端的‬降‬水‬。‬

甲辰年见甲辰年是"一个甲子"的时间,也就是60年,在甲辰年如果夏至日再遇丙辰日,那真的是很少见,按照万年历推算,60年后的甲辰年夏至日是庚午日。因此说今年的夏至不一般,是个百年难遇的日子。

在民间非常重要,老祖宗总结积累的大量农谚,预兆天气变化情况,一起来看看。

"夏至无云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我们知道,"三伏天"本来就是一年最热的时候,它是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所谓三伏,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从节气是看大约在小暑大暑及立秋时节,从农历上看,大概在农历七八月里。

我们重点探讨第一句,假如夏至节气这天天气,直接影响三伏天炎热程度。看来夏至这天,天高云淡,阳光灿烂,是个大晴天的话,预示着当年三伏天,阳光暴晒,酷热难当,高温酷暑。

"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

一开始,我们已经分析过,到了五月芒种和夏至时节,多是雨水降临,阴雨不断。但是,任何事情没有绝对,如果夏至节气这天天气晴朗无雨,那接下来的日子,雨水匮乏,干旱少雨。

还有老话说:"夏至不雨天要旱"。

什么是"不雨"呢?其实,就是指的不下雨。看来夏至这天不下雨,可不是好兆头!预示着这个夏天将要出现干旱天气,旱情加剧。

"夏至大晴天,无雨到秋边"。

在谚语中,"秋边",也就是接近立秋节气,即将迎来秋天。从农历看,即将迎来农历七月,秋高气爽。如果夏至这天是个大晴天,不要说,干旱少雨的天气要持续到立秋节气前后。看来这个夏天肯定酷热高温,少雨炎热。

"夏至无雨六月旱"。

预兆基本相同,看来夏至节气这天,没有降雨的话,往往预示着农历六月,也就是夏季最后一个月了,此时,天气干旱,雨水匮乏,是个炎热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