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象级散文到爆款迷你剧 《我的阿勒泰》为何这么火?|文化观察
在众多都市剧浓墨重彩地描写情感纠葛的当下,一部短剧悄然亮相,情节如溪水般细腻,台词似涓涓细流,轻轻触及观众的心弦。片中展现的新疆阿勒泰美好闪光的日常生活,令人向往。
作为国内首部散文影视化成功改编的作品,《我的阿勒泰》的成功也改变了散文作品弱情节不宜改编成电视剧的长期误解。
当下,由马伊琍、周依然、于适主演的《我的阿勒泰》正在央视一套播出。这部只有8集的迷你剧首开先河上星央视一套黄金档,作品以轻喜剧的叙事风格向观众展示普通人找寻真我的心路历程,是一个带着轻盈诗意和散文韵味的电视剧。
剧版《我的阿勒泰》海报
有统计称,目前该剧全网有效播放量突破1000万,连续多日登顶全网收视榜。在口碑上,也是好评如潮。曾经《去有风的地方》掀起了一股云南旅游热,今年这部剧的播出,有人预测也许会带来新一波的旅游热度,不少网友说:"已经在查阿勒泰的攻略了"。
《我的阿勒泰》图书原著是作家李娟的一本长销十余年的自传散文集。自2010年出版以来,一版再版,堪称现象级,已经成为当代散文经典。在这部作品中,李娟以细腻朴实的笔触还原了新疆阿勒泰地区生活的风貌。
现实生活中,李娟从小跟着母亲来到新疆生活,她把在新疆阿勒泰的生活趣事和种种见闻,都写进了《我的阿勒泰》里。在新疆阿勒泰,李娟一家是那里少有的汉族人,李娟的妈妈在当地开了一间小卖部,李娟在县城工作不顺利,便回到阿勒泰与妈妈一起经营小卖部。在微信读书和豆瓣读书,关于《我的阿勒泰》持续有读者进行点赞、给予好评。"我被深深治愈了。没错,是治愈。自从读了李娟的第一本书《阿勒泰的角落》,就开始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到处搜刮她的散文集,简直如饥似渴。""李娟的文字有种神奇的力量,可以让我瞬间安静下来,哪怕心情再差,再怎么emo,哪怕是在嘈杂拥挤的地铁上,只要点开这本书,只要开始试着进入李娟笔下,那个贫瘠却又充满乐趣的世界,我就像一只被温柔抚摸的猫,瞬间收起了现实生活带给我的所有戾气和不安。"
《我的阿勒泰》
1979年生于新疆的李娟,曾跟随母亲、外婆在阿尔泰深山牧区生活多年,家里开着一个半流动的杂货铺和裁缝店,跟着羊群南下北上。她们还曾生活在哈萨克牧民的冬季定居点里,位于额尔齐斯河南面戈壁滩上的乌伦古河一带。凭着对阅读的热爱、感受敏锐,丰富的生活经历,以及不可缺少的天赋,她成为了一名作家。由于在散文创作领域表现优异,李娟获得过包括人民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等很多有分量的文学奖项。
电视剧版的故事,跟书中所讲内容有不小的改变。剧版讲述了少女李文秀在追求文学梦想的道路上所经历的挫折与成长。19岁的李文秀在乌鲁木齐的餐馆打工。性格内向自卑的文秀始终怀揣着一个文学梦,却因读书不多而被嘲笑。在搞砸了餐馆一次重要的接待之后,李文秀不得不收拾行李,拿着被同事骗剩下的遣散费,不远千里回到阿勒泰投奔母亲张凤侠。马伊琍饰演的母亲张凤侠是从江苏来的知青,丈夫早逝,一个人照顾痴呆的婆婆。虽不是草原儿女,张凤侠身上却有一种反世俗常规、极具原始生命力的侠气,她大胆洒脱用坚韧智慧解决生活难题。马伊琍在角色演绎上突破形象,诠释这个异于常人的奇女子身在旷野的野性和粗粝,全无《繁花》中"夜东京"老板娘的精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