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估计这个"和平峰会",可能会变成"旅游盛会",发布一个"谴责"俄罗斯的大会声明,实际什么事也没解决。我都怀疑,看拜登不去参加会议,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会不会也不去了。菲律宾说会派人去参会,但没确定总统要出席。
直新闻:拜登已改变策略,允许乌克兰使用美国武器打击俄罗斯本土,法国、英国、瑞典、芬兰、荷兰、波兰等国以及波罗的海国家也发出信号,表示不反对乌克兰使用它们提供的武器攻击俄罗斯领土内目标,这会改变俄乌冲突态势吗?
特约评论员 陈冰:美国著名的政治学者米尔斯海默前几天有一个访谈,专门讲俄乌冲突。他的基本结论是,无论美国和北约国家提供怎样先进的武器,是否同意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乌克兰的败局已定,很难扭转局面。其中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乌克兰的兵源严重不足,都开始抓人参军,让囚犯参军,即便有先进武器也没人去使用,况且西方国家的先进武器得靠较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操作使用。二是西方国家虽然提供了援乌资金,但乌克兰使用这些钱比较困难,有很多关卡。就是有钱给军火商下订单,西方的军火商生产能力有限,也没法及时提供乌克兰所需要的武器弹药。
可以这么说,以往每一次乌克兰在战场遇到困难,美国和西方都要开一个口子,比如美国提供"海马斯"火箭系统,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德国同意向乌克兰提供"豹2"坦克,英国提供"风暴之影"导弹,都希望成为"游戏改变者",能扭转战局,但从没有改变战局。后来北约国家又同意给乌克兰提供F-16战机,培训乌军飞行员,但到现在乌军还是没能驾驶F-16战机升空作战。现在乌军防守艰难,步步撤退时,美国、英国、法国、波兰等国,再给乌克兰放宽限制,允许乌军用他们提供的武器打击俄罗斯本土上的目标,试图扭转战局,大概仍是老样子,改变不了局面。俄军的指挥系统越来越紧凑,小分队作战方式得以推进,武器装备的供应充足,军人数量远超乌军,这都是战略优势,必将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我估计,美国和北约国家的这一波操作,可能对俄军进攻造成一定的障碍,也可能导致俄罗斯境内城市受到袭击,但很难扭转乌克兰的败局。美国之所以这样做,是要乌克兰战火延烧到11月美国总统选举日,俄乌冲突对拜登的选举有重要指标意义。等到大选结束,即便是拜登赢了,他也会设法停战谈判。美国已经难以支撑乌克兰继续战争了,没那么多钱供乌克兰打仗。至于说俄罗斯会不会引发核战争,以此报复美国和西方国家的越界打击,我估计可能性不大。现在俄罗斯的军事作战能力,已经比开战时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