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南宁本土"桂花牌"手表的"前世今生"
曾几何时,国人谈起手表,如数家珍。上海的"上海牌"、天津的"海鸥牌"、广州的"广州牌"、杭州的"杭州牌",以及南宁的"桂花牌"。那个年代,手表不仅是时尚和地位的象征,还是年轻人结婚的标配。谁要是买了一块好手表,哪怕是在寒冬腊月也要把衣袖往上扯,显摆一下。一块手表,蕴含了无数人的情怀。
连日来,在南宁爆火的南宁手表厂生产的"桂花牌"自动机械表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其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工序?为何叫"桂花牌"?针对市民热议关注的热点问题,11月20日,记者走进南宁市手表厂生产车间,探寻答案。
"桂花牌"手表有何来历?
寓意亲民"表"飘万家
记者走进南宁市手表厂,给人一种"穿越"的感觉。老式的厂房,墙上粉笔字手写的"黑板报",列队排开的陈旧车床、磨破边的夹板托,浓重的机油味随着机器的轰鸣扑面而来……
自动车间
车间
南宁市手表厂党委书记谭旭东告诉记者,最先手表厂生产的产品叫"邕江牌""南宁牌",1970年建厂时才改叫"桂花牌"。广西简称"桂",八桂大地上桂花树广泛种植,桂花香飘万家,寓意南宁市"桂花牌"手表走亲民路线,清香而不媚俗。后来也曾经生产过"山水牌""象山牌"等款式手表,但主要以"桂花牌"为主,且最为出名。
打表
厂里的机芯装配车间是非常特别的地方,门窗紧闭的无尘车间内,制表师们必须穿上特制的"无尘服",穿过一个有数十个吹风管道的房间,经历过"风浴"的洗礼方可进去工作。
上螺钉
南宁市手表厂装配车间副主任王智民告诉记者,一只手表包含上百个零件,关键的零部件其精度要达到微米级。稍微有一点误差,那便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摆轴
"一块普通的机械表,从原材料到成品需经过几百上千道制作工序。一个直径40毫米、几立方厘米的表壳空间内,要塞入数百个零件,涉及不同的加工方法和工艺。有一些零件最高精度是头发丝的1/40左右,对精密制造能力的要求极高。" 王智民说。
用千分尺测量零件
测量零件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