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行业组织报告:欧洲车企在电动车电池原料竞争中“落后”中美对手

2023-12-04 21:00  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讯)据英国《卫报》12月4日报道,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欧洲运输与环境联合会(T&E)当天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欧洲汽车制造商只获得了满足到2030年销售目标所需电动汽车电池关键原材料的六分之一,远远落后于美国的特斯拉和中国的比亚迪,"这一情况凸显了对绿色技术资源的争夺"。

T&E的研究基于对公开合同的分析。结果表明,只有美国的特斯拉和中国的比亚迪采取了足够措施确保钴、锂和镍的供应能满足到2030年的销售目标。欧盟和英国汽车制造商仅仅获得了所需16%的锂、钴和镍的合同,这些资源正是制造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原材料。

研究人员发现,全球最大的两家电动汽车制造商--美国的特斯拉和中国的比亚迪--在获取关键原材料方面远远领先一众欧洲竞争对手,除了德国大众和荷兰斯特兰蒂斯(Stellantis)之外的大多数欧洲汽车制造商都表现不佳。

欧洲运输与环境联合会研究报告:欧盟车企连所需关键电池原材料的五分之一都没有拿到

分析发现,只有特斯拉、比亚迪、大众、福特、雷诺和斯特兰蒂斯六家公司签署了锂、钴和镍的长期供应合同,或计划采取措施摆脱对相关材料的依赖。梅赛德斯奔驰只有一份公开合同与上述材料供应有关,宝马在获取镍、钴等材料方面提供的信息尚不充分。

报道称,一些汽车制造商可能与供应商达成秘密供应协议,还有一些汽车制造商正在寻找减少或摆脱对昂贵的钴和镍的依赖。尽管如此,公开披露的合同信息依然表明,欧洲汽车制造商将不得不付出努力才能实现电动车销售目标。

T&E汽车与电动车高级主管茱莉亚·波利斯卡诺娃(Julia Poliscanova)表示,供应链战略将"决定欧洲电动汽车转型的成败,会让一些公司落后于时代"。

"(欧洲)汽车制造商的电动汽车销售目标与关键矿产战略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特斯拉和比亚迪遥遥领先于大多数欧洲对手,这些公司现在才意识到保护电池关键原材料的挑战,值得为那些CEO和投资者敲响警钟。"她说。

《卫报》称,这份报告与英国电池原材料咨询公司基准矿业情报机构 (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给出的预测一致,即未来十年,一些关键材料将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

Benchmark预测,随着中国、欧洲和美国迅速摆脱汽油和柴油,到2030年,汽车行业对锂的需求将翻两番。然而,Benchmark的分析显示,2030年锂全球产量为270万吨,存在39万吨的缺口。此外,钴和镍也面临着供不应求的问题,可能会拖慢车企从化石燃料向电动化转型的步伐。

"从中期甚至长期来看,锂可能会成为电池行业规模扩张速度的限制因素。"Benchmark首席数据官卡斯帕·罗尔斯(Caspar Rawles)说,大型采矿项目通常需要至少五年的时间才能开始大规模生产,如果再加上筹集资金的时间,则需要长达七年。这意味着车企需要在未来一两年内抓紧做出投资决定,才能在2030年前增加供应。

11月24日,广东省广州市,2023广州车展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磷酸铁锂、三元锂电池/视觉中国

欧洲是中国电池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锂电池出口额排名前五的国家依次是美国、德国、韩国、荷兰和越南,占总出口额的62.6%。其中,中国出口至德国和荷兰两个欧洲国家的总金额为272.97亿元,超过了出口至美国的224.7亿元。

目前,包括宁德时代、中创新航、国轩高科在内的中国锂电池企业均已在欧洲布局工厂,其中宁德时代位于德国的电池工厂已在2021年逐步投产。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今年9月曾采取行动,试图减少在电动汽车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原材料上对单一国家,特别是中国的"依赖"。欧洲议会9月14日以515票赞成、34票反对的结果,同意实现锂和硅等关键原材料供应的多元化,简化采矿企业繁琐的各项官方程序。为了减少对外部的依赖,这项提案计划确保到2030年,其任何战略原材料供应从单一国家的进口不得超过65%。虽然法案本身没有点名中国,但《卫报》等媒体认为,中国是这一政策主要的目标。

就在上周,美国财政部宣布从明年开始,美国生产的电动汽车中如果包含中国等国家制造或组装的电池组件,将不再有资格享受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提供的高达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

美媒称,拜登政府此举意在"扼杀"中国在美国电动汽车供应链中的作用,但批评人士认为中国在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使其几乎不可能被排除在外,并且这些规定将减缓美国从燃油汽车向电动汽车的转型。

《华尔街日报》在本月初的一篇报道中直言,面对竞争,无论是美国通过IRA,还是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都是一种"使绊子"的手段。但如今,许多中国电池制造商都已在克服这些障碍,纷纷加大海外投资设厂力度,已宣布的规模就已经超过人民币2000亿元,这可能意味着美国或欧洲对标宁德时代的企业"难成气候"。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