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华清算扩大,菲律宾西部军区司令遭撤职,杜特尔特恐遭发难

2024-05-26 16:28     头条

反华清算扩大,菲律宾西部军区司令遭撤职,杜特尔特恐遭发难

近日,菲律宾有一些新动向值得关注,有照片显示,菲方在非法"坐滩"军舰虽然已经破烂不堪,但在菲律宾去年挑起的仁爱礁事件后,菲方不断试图运送加固材料,还是"缝缝补补又三年"了。不仅如此,小马科斯还打算对"内政问题"做出"清算",在将西部军区司令卡洛斯解职后,又将矛头对准了杜特尔特政府时期,主导与中方达成"君子协议"的几名官员。看来,小马科斯是想"一硬到底",说了不承认"君子协议"就是不承认,还要对前任杜特尔特政府的官员搞严格审查,企图把锅甩给老杜,在国内搞反华"恐怖氛围"。可见,小马科斯已经走火入魔,企图将中菲南海争端长期化、复杂化。

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上台以来,就依靠着美国的帮助,抱上美国的"大腿",还故意引入其他域外国家比如日本、澳大利亚等,又对越南、印度等国眉来眼去,企图将中菲南海争端扩大化、复杂化。近段时间来,菲律宾方面有几个新动向值得关注:

其一,就是菲律宾民间组织前段时间举行的所谓"百舰冲闯黄岩岛"。据环球时报报道,5月16日,菲所谓民间组织"这是我们的"居然声称已经"完成任务",虽然这一活动声称纠集了"超过一百艘渔船",还要"冲闯进黄岩岛12海里海域",听起来真是声势浩大、无可匹敌,但据知情人士透露,菲方渔船到了距离黄岩岛50至60海里的地方就不敢前进,而是在原地捕鱼捞虾、展示旗帜,他们"先遣队"的几艘船只还被中国海警执法船驱赶离开了。

虽然菲方这次的所谓民间组织活动背后必定有着政府部门的撑腰支持,而且当天船上还载有菲律宾媒体记者和外国观察员,就是为了壮大菲律宾"冲闯"中国岛屿的声势,也显示出前倨后恭的态势,并没有很"硬气",但是联想到此前菲律宾公务船与渔政运补船经常冲闯仁爱礁、给非法"坐滩"破船运送生活物资和加固材料的做法,中国海警执法部门还是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其二,有现场照片显示,菲律宾非法"坐滩"的破船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修修补补的痕迹,很可能已经被部分加固了。据环球网5月15日援引国观智库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菲方在2023年共向这艘破船运送了14次补给,根据航拍现场画面显示,"马德雷山"舰上因老化生锈而破损严重的甲板及关键局部部位已经得到了相应加固,小马科斯两年前赢得大选后,可能就开始密谋布局运送建筑材料上舰,偷偷加固这艘破船,企图长期据守在破船上,将仁爱礁问题长期化。

菲方非法部分加固"马德雷山"舰,就是准备让其在风吹日晒、高盐高湿的环境中存在更长时间,看来小马科斯是想要"一硬到底"。此外,小马科斯政府围绕这艘破船的问题,前段时间也是焦头烂额,多次矢口否认前任杜特尔特政府与中方的"君子协定",态度暧昧、动作躲闪,跟中国外交部来回打了几次"口水仗",最后还是死皮赖脸地就说"不知道""震惊"这个口头协定。

其三,关于"君子协定"的问题,其实在小马科斯眼中就是对中国"软弱投降",因此准备硬气到底的小马科斯根本不愿意向中方妥协和谈判,就连前总统杜特尔特及其手下官员也正在接受审查,可能面临"牢狱之灾"。据《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5月20日报道,菲律宾国会众议院当天就杜特尔特政府与中国达成"君子协定"展开调查,并举行听证会,3名受邀关键官员中,仅前执行部长梅迪亚尔德亚派出代表并提交了正式的缺席解释信,而前国防部长洛伦扎纳和前国家安全顾问埃斯佩伦均未出席,也未提交解释信。

小马科斯真的有些刚愎自用的意味了,不仅前政府官员遭到审查,现任西部军区司令也遭到清算。据《环球时报》5月20日的报道,菲律宾政府"背信弃义",不仅拒绝承认与中方就仁爱礁坐滩军舰运补"新模式"曾达成一致,还将枪口对准了奉命与中方就此事进行谈判的菲律宾西部军区司令阿尔贝托·卡洛斯,后者已于5月18日被下令解职,并被勒令提前1年退休。

美国彭博社此前公布了一份关于运补"新模式"的录音内容,但菲方很快就撕破脸不承认这份录音中的谈话协议了,要知道双方的"新模式"规定,菲方的运补行动只能采取"1+1"模式,且只能向菲坐滩船只运送食物、淡水或一些人道主义物资,菲方还须在运补行动前两天向中方通报其运补行动。小马科斯政府本来已经按照这个模式执行了一段时间,但后来又突然翻脸不认人,一方面可能是他觉得向中方通报这件事有辱"国体",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那艘非法"坐滩"破船已经撑不了多久了,急需给予加固。

可见,菲律宾小马科斯政府一边背信弃义,不承认此前有利于中菲双方的"君子协定",一边还对菲军方司令清算到底,可以说是想要在南海问题上跟中国僵持到底。小马科斯现在几乎已经没有退路了,等于是被美国绑在了利用南海争端遏制中国的战车上,只能在美国指挥下冲锋陷阵,为拜登政府火中取栗,而国内的问题一箩筐却没有精力去着手解决,远不如杜特尔特政府时期的对外政策务实可靠,小马科斯估计也硬气不了多久了。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