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也在闹支原体肺炎!这个病原体为啥席卷多国?

2023-12-09 15:14  今日头条

欧洲也在闹支原体肺炎!这个病原体为啥席卷多国?

警惕!肺炎支原体的感染风暴已席卷到全球了!

近日,全球多地报告了与肺炎支原体感染(MP)相关的病例数在持续上升,其中感染人群以儿童为主。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2月4日晚间报道称,中国、丹麦、法国和荷兰报告称,肺炎支原体细菌引发的儿童肺炎病例增长,美国俄亥俄州记录到该疾病暴发。

丹麦卫生部门声明,过去五周,肺炎支原体报告感染数或已达到"流行状态"。该份声明援引一项针对全球多国的数据分析称,瑞典、新加坡也出现类似情况,报告病例数仅次于丹麦。

《每日邮报》的医学专家发布警告称,目前欧洲多个国家正遭受肺炎支原体肆虐,随着圣诞节和新年的即将到来,人员的流动性和大规模聚集已无法避免,未来几周,支原体肺炎的感染率或将持续增加,医疗系统需做好"最坏的打算"。

今年的MP感染刷新多国往年记录

据丹麦国家血清研究所(SSI)官网的最新报告显示,丹麦自2023年夏天以来,发生一波接一波的支原体肺炎感染,多见于6-12岁儿童。

截止至12月26日,丹麦一周报告支原体肺炎感染共541例,对比10月同期上涨3倍之多,这还不算一些没有入院治疗的轻症患者,实际感染 人数或许比这还要高。

荷兰的支原体肺炎感染风暴要比丹麦来得更早,荷兰卫生服务研究生在11月中旬就发布了通报,通报中显示,该国5-14岁儿童感染支原体肺炎的数例大幅度上升,较2022年同期增长124%。

欧洲其它国家也有相似的通报。

11月底,《柳叶刀-微生物》发表了一篇关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全球数据,数据中显示,2023年4-9月,全球24个国家、45个地点的监测显示,MP检出率从不足1%增至4.12%。

MP流行存在大小年的情况吗?

肺炎支原体确实存在周期性流行的现象,一般间隔几年会流行一次。

根据英国自上世纪70年代初以来一直对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调查,英格兰大约每隔4年发生一次流行暴发,韩国的研究发现,每间隔3-4年暴发一次。

因为4年左右一次的周期性特征很明显,所以被有的临床医生称为"奥林匹克病"。

如果当年有流行暴发为我们所说的"大年",则肺炎支原体确实存在大小年现象。

为什么今年国内会出现MP爆发?

当下国内确实出现了不少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的现象,但今年是不是真的大流行,还需看后续是否有相关流行病调查的研究。

即便今年是肺炎支原体的流行大年,我们也比较难准确判定它的流行原因,因为作为一个呼吸道疾病,它的传播和流行受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

不过,根据呼吸道疾病传播规律和免疫学知识,我们还是可以推测一些可能的影响因素。

其实今年国内除肺炎支原体外,还有流感、RSV等其它呼吸道疾病流行,其实这与"免疫债"有关。

免疫债,也叫免疫差距,指的是长期低接触某种特定病原体而导致的保护性免疫力不足,使得更大比例的人口易感染该疾病。

针对新冠,我们加强了个人防护措施,佩戴口罩的同时,保持手卫生跟社交距离后,如此一来,人体对于病原体的免疫刺激也开始缺乏,对未来感染的敏感性就会增加。

现如今疫情放开后,很多孩子不戴口罩了,接触到病原体的机会增加,此时他们呼吸道的免疫力是降低的,这也就导致了他们更容易被甲流侵袭,病情也可能变得严重起来。

同时当下也存在一种情况,那就是肺炎支原体的过度检查和诊断现象。

孩子发热、咳嗽去医院,很多都会做肺炎支原体抗体,甚至做包括十几种呼吸道病病原体的大套餐检查,发现抗体或PCR阳性就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甚至支原体肺炎。

但实际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IgM抗体可持续数月,IgG抗体可持续数年,检测阳性不等于最近有感染,也不等于最近的发热、咳嗽这些就是因为肺炎支原体感染。

所以目前对肺炎支原体的关注热度,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过度检查和过度诊断导致的。

要警惕重症!

肺炎支原体感染一般不会引起重症,大多感染程度为轻症。但今年的肺炎支原体与往年不同,很多住院的患儿出现的感染症状并不典型。

有的患儿没有咳嗽症状,而是高烧不退、出现肺部实变。

《柳叶刀-微生物》于2023年6月发表ESGMAC MAPS另一篇文章,曾提出MP一旦"卷土重来",或影响全球人口,尤其是过去3年未接触过MP者。这可能导致罕见严重疾病和肺外表现增多。

这可能和感染基数、感染特征等皆有关联。《柳叶刀》子刊eBioMedicine于11月发表荷兰研究称,在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中,携带MP的患儿更可能被检出多种病原体,且呼吸道微生态Alpha多样性较低,以及流感嗜血杆菌相对丰度增加。后二者可能加重MP感染症状。

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已经报告MP感染进入下降阶段。需要警惕的是,2023-2024年度流感季节已经到来。

11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传出消息称,流感似乎正在取代MP,成为中国急性呼吸道疾病的最大驱动因素。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