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加拉帕戈斯现象”,中国新能源数字化转型背后的隐喻

2023-12-14 12:59     观察者网

加拉帕戈斯,一个达尔文和上帝分手的地方。

相传在1835年,查尔斯·达尔文随船来到了加拉帕戈斯群岛--这里距离南美大陆1000公里,由19个火山岛以及周围的海域组成。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三大洋流的交汇处,是海洋生物的"大熔炉",有"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和陈列室"之称。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群岛进化出了许多特色物种。受此感悟,达尔文提出了著名的进化论。

  

加拉帕戈斯群岛 图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自有生态系统,孤立于外部环境,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现象开始被用到经济和商业领域。有人认为,以汽车和消费电子为代表的日本制造,就一度跌入了加拉帕戈斯的怪圈:在国内攻无不克,在国外节节败退。例如手机,松下和NEC曾一度逼得诺基亚、摩托罗拉和三星撤出日本,但如今在中美韩主导的手机市场中,日本几无立足之地。

就好像"自然选择"一样,面对全球化、新技术和新消费趋势的发展,每个产业几乎都在面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程。稍不留神,"巨无霸"也有可能在全球食物链中失去自己的位置--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生的故事,似乎正在为包括新能源在内的各行业带来隐喻:在变化和开放面前,孤芳自赏和固步自封注定只是悲剧。

中国新能源,加速迈向全球市场

"伟大车轮,来自中国(Great wheels from China)。"

在今年早期的一篇社论中,《经济学人》如是说。

文章认为,几年以前,中国汽车的设计和工艺还很粗糙,但如今在这两个方面,他们和国外产品已经不分伯仲。对整个世界而言,中国汽车的崛起正显得愈发重要--为了遏制全球变暖,必须用更清洁的电池动力车辆取代汽油动力车辆,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EVS)市场和制造商。

国际能源署此前发布《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显示,包括纯电动车型和混合动力车型在内,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超过1000万辆,预计今年再增长35%,有望达到1400万辆。全球电动汽车在整个汽车市场中的份额已从2020年的不到5%上升到2022年的14%,并有望在今年进一步增加到18%。

近年来,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加大投入力度,市场不断发展壮大,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动汽车领域的领跑者。报告称,目前全球绝大多数电动汽车销量集中在3个主要市场--中国、欧洲和美国。2022年,中国市场占到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60%,目前全球已售出的电动汽车一半以上在中国。

在光伏等赛道,也能看到中国新能源正在全球产业链上闪闪发光。据《人民日报》,我国光伏组件产量已连续16年位居全球首位,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产量产能的全球占比均达80%以上。今年上半年,光伏产品出口额达289.2亿美元,同比增长11.6%。

数据显示,在硅片、电池片、组件环节全球产能产量排名前5的企业,均为中国企业;在多晶硅、逆变器全球产能产量排名前五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占据4席。与加拉帕戈斯群岛和近年日本手机行业发生的情况截然相反:在独自进化的基础上,中国新能源产业不仅没有固守本国高地,反而不断攻向国际市场。

但挑战,从来没有离开过。

"逆加拉帕戈斯现象",数字化转型的逻辑起点

在不久前的2023新能源行业钉峰会上,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执委安筱鹏指出,中国新能源产业面临的是"逆加拉帕戈斯效应"。中国新能源产业是一个自我演进、迭代、进化的系统,其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折旧度极速加快,超过其他国家。中国新能源不仅在国内具备竞争力,也在欧洲和美国等海外市场具备竞争力。

如果说,日本手机制造的"加拉帕戈斯",是在孤立的市场环境中,不断进行自我适应,在封闭中失去竞争能力;那么中国新能源的"逆加拉帕戈斯"则是不断离开舒适圈,"走出去"参与并赢得竞争,并适应多样化的生态。在对外开放和市场碰撞中,企业倒逼自身进步,保持并扩大领先地位。

即便如此,中国新能源行业仍面对着几大挑战:

其一,中国新能源产品、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步伐远超其他国家。在高度"内卷"的市场中,中国企业需要不断去发展和创新才能壮大。"很多欧洲厂商不理解,为什么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周期只要22个月,他们要52个月?"在安筱鹏看来,电池、光伏、储能、充电……新能源每个环节的技术变革都在提速,这是企业必然要面对的挑战。

其二,所有企业都面临着如何加速全球化布局,如何处理全球化运营和管理的问题。很多新能源企业70-80%的收入来自海外。中国企业有没有一个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包括材料、制造、销售、客户……各环节在内的系统?包括投资折旧都在提速,中国企业所面对的产品、供应链和管理问题,其实都在"上难度"。

"这个世界已经变了。"

在安筱鹏看来,以前企业面对的很多场景是清晰的,有标准答案的--比如在工位上按照标准手册去操作--工业革命至今的过去200多年,工业领域基本都沿袭这个模式;但现在,我们正在面临更加复杂的,不可预测预知的环境。复制既有规律和方法的时代正在过去,企业可能会越来越不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

新的挑战正在出现。

"我们所有人都可以去思考和回答三个问题:我们的信息系统是不是实时在线的?我们信息系统的数据能否实现端到端?我们的系统是不是自我进化、自我迭代的?"在安筱鹏看来,只有具备了这三个要素,才能构建起实时在线的、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系统,才能以此应对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

"我们全部数字化转型背后的逻辑起点,是面对复杂性、面对不确定性、面对变化时,我们如何去构建一个新的系统和解决方案。"在安筱鹏看来,数据是实时在线的、端到端的,也是闭环的。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就是用数据的自动流动,化解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

 

观察者网摄

以前的信息流动多是文档的流动;制造业未来的数字化,包括性能工艺在内的综合信息,都将进行"流动"。

"数字化不是买来的,真正的数字化源于企业对自身业务的理解。"钉钉总裁叶军在此前的2023新能源行业钉峰会上表示,"今天的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着技术革新、市场变化等种种不确定性。数字化的价值,在于帮助企业的管理、生产、经营变得更具韧性,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数字化转型,加速融入中国制造

数字化并非一个口号,它就在日常之中。

从2009年前后打破美日垄断开始,中国光伏产业逐步壮大,成为市场中最强的那一极。但市场变化、技术迭代之快,可谓稍微不留神,即"攻守之势异也"。晶科能源是光伏组件和储能产品制造商,全球市占率15%,2022年全年营收830亿。2023年,晶科能源重回光伏组件出货量第一。

包括数字化转型在内,中国新能源企业面临的大多数问题,晶科基本都遇到过。

例如数字化和业务的深度结合不够,规划上缺乏前瞻性思考,"走一步看一步",结果各类程序杂乱无章,业务使用的积极性也不高。晶彩移动化项目总监朱元伟对此记忆犹新,"原来我们IM(即时通讯软件)日活员工占比大约40%。如果在上面找人,有一半的人是找不到的。"

通过和钉钉联合打造数字化底座平台"晶彩",晶科能源开始尝试在移动化上更进一步。观察者网在会上了解到,2023年3-5月,晶彩激活率提升到95%以上,日活占比超过了80%,它不仅解决了沟通的问题,也在生产运营中发挥了作用,晶彩目前集成了约100款应用,覆盖了保密、国内外协同、制造运维管理等各类场景。

信息安全对制造企业的技术领先至关重要。

晶科能源信息安全与保密总监张寅江表示,以前晶科员工使用个人通讯工具来沟通,"公私不分",风险相对比较大;接入现在的数字化底座后,管理可以精确到组织、人甚至设备。通过晶彩发出的文件,后台会有记录和敏感性判断。通过闸机扫码进入"线下敏感区",晶彩会自动锁住摄像头--不影响办公,又满足了保密需求。

市场瞬息万变,如何保持国内外的协同效率是一个难题--这几乎是所有企业出海的痛点。晶科海外业务占比大约为70%,感受尤甚:例如外国人喜欢用邮件工作,一封邮件动辄涉及数人或者十几人,往来个十几次,效率往往非常低。在邮件系统的基础上,晶彩提供了一键拉群功能,既保留了当地员工习惯,又提升了办公效率。

数字化,正在从即时通讯、文件传输和手续审批,向制造维护等环节延伸。

晶科能源制造系统运维助理工程师杨轩谈到了一个细节。以前点检(对有故障的设备进行专项检测)信息是需要人工记忆的,会有漏点检和超时点检的问题,半小时一小时甚至一整天的遗忘都是有可能的。但接入数字化基座以后,点检信息会集成到系统中去,即时响应,大大提升点检效率。

在一些机构看来,市场的复杂性和波动性,正在催生数字化需求。

最新发布的《2023埃森哲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指出,全球宏观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程度在不断增加。2023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气候变化等挑战重重。埃森哲全球颠覆指数显示,2017-2022年间,全球颠覆指数在过去五年间增长了两倍,而2011-2016年间,其上升幅度仅为4%。

 

图源《2023埃森哲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

埃森哲认为,全球企业正面临"挤压式转型"的挑战,通过转型获得先手优势的机会窗口被极大压缩。如何短时间内快速反应、化多方压力为多元机遇,成为了全球企业亟待厘清的难题。中国企业也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多重压力,他们逐渐认识到,数字化已不再是简单的技术概念或技术选择,而是进化成为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整体战略。

从埃森哲的报告来看,现在是"危"和"机"共存的节点。要想增强韧性、持续增长,成为世界一流企业,2023埃森哲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显示,只有2%的中国企业开启了全面重塑战略;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拥抱新格局。2023埃森哲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显示,有超过半数(53%)的中国受访企业表示计划继续加大数字化投入。

无论是PasS(平台即服务)还是SaaS(软件即服务),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都将产生庞大的需求。这意味着钉钉、企业微信和飞书等平台将迎来一轮机遇。新一轮竞争已经开始。平台们服务的各行业也一样--企业需要重新审视转型的愿景与战略,通盘考量并最大化发挥技术的价值,从更广泛、深入的维度对企业进行重塑。

(发言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当事人审订)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