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登记须提供户口簿”上热搜,折射当代青年婚恋观分歧(2)

2023-07-11 10:57     九派新闻

直到 2003 年 10 月,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废止,由国务院颁布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才定下了如今的流程,距今已近二十年。新条例带来的最大变化,就在于两位申请人只需要带上户口簿、身份证两样去登记,不再需要开具婚姻状况证明、婚检证明这些材料--一言以蔽之,这二十年来,结婚这件事,已经不必再请示单位,但最好还是请示一下家里。

2023 年了,结婚还需要请示家里吗?" 请示 ",决不能等同于 " 完全交给其处置 "。这一点,是讨论前的共识,也是相关条例制定的基础。如果到了今天,家庭的干涉还能完全断绝一对爱侣主宰命运的可能,无论是政策还是民意都不会答应。

说是需要带上户口本儿,但国家也给特殊情况留出了余地。真要想完全自主专断,家庭同意这一步也并非完全不可绕开:正如规定允许的那样,当事人无法出具居民户口簿的,可找公安部门出具户籍证明,以此办理婚姻登记。如果经济实力允许,甚至可以自己买房,独立出去另起一个户口簿。换句话说,真想结,没有结不了的。

为什么这个二十年来运行得十分顺畅的机制在今天依然能够引发大范围的讨论?这与当下年轻人对婚育问题的空前焦虑是有关的,还与年轻人和上一辈、年轻人和年轻人之间的认识彼此割裂有关。对结婚登记要不要带上户口簿的认识,也就约等于对婚姻是否与家庭支持挂钩的认识。

家庭支持意味着什么?在旧社会,它真的意味着 "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它可能是三尺布头、一篮鸡蛋。在琼瑶盛行的那阵子,它似乎是凄美、不羁的反面。在当代中文互联网社区,它就是网民吵得不可开交的 " 彩礼 "" 嫁妆 ",很可能是一个高达五六位的数字,也是大多数普通人组建一个新家的物质基础。

我们来到了这么一个时刻,现代的浪漫主义叙事和后现代的现实主义叙事交织的时刻,一种全新的压倒一切的叙事尚未到来。当我们谈论婚姻,我们在讨论什么?有些人在讨论财富,有些人在讨论生育,有些人在讨论爱。那个在民政部网站留言的网友,无疑是最后一种。一些年轻人还沉浸在浪漫主义的自由恋爱叙事当中,另一些年轻人却声称要告别 " 恋爱脑 ",冷眼相看。近期《消失的她》这部电影之所以引发舆论风暴,也是时势使然。

当下,正如带来户口簿是结婚登记难以跳过、却并非不可跳过的一步那样,家庭支持也是婚姻难以跳过、却并非不可跳过的一部分。婚姻当然是两个人的自由,却不可避免地牵涉两个家庭的命运。无论在登记流程上如何解放,但在属性上,却与家庭财产分配、生育及后续的子女继承问题上密不可分。选择接受,意味着多一份保护,多一分安全。选择拒绝,意味着全然地自主,也意味着要独自承担后果。世事从来都是如此--多一点自由,就少一道保险。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