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俄罗斯,突传大消息!美俄防长15个月来首次通话

2024-06-27 16:52  环球网

俄罗斯与美国展开"罕见沟通"--据路透社25日报道,两国防长当天进行了一年多来的首次通话。今年5月上任的俄防长别洛乌索夫对美国继续援乌发出警告,美防长奥斯汀则强调了两国保持沟通渠道畅通的重要性。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美关系被认为降至60年来的最低水平,而乌克兰上周末用美国提供的导弹袭击克里米亚半岛进一步加深了外界对于两个军事大国陷入直接冲突的担忧--莫斯科本周发出警告,华盛顿将承担"后果"。俄罗斯《消息报》援引专家的话称,美国想要避免与俄罗斯矛盾升级,因此发起了这次通话。然而,美方并没有停下试图压制俄罗斯的动作。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披露称,拜登政府计划解除禁令,允许派驻美国军事承包商到乌克兰境内,以维修美国援助的武器。埃及《每日新闻报》26日刊文说,俄罗斯是一个有能力威慑对手的国家,美国不计后果的挑衅可能会"无意中"把我们引向灾难性的核冲突。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项目主任季莫费耶夫认为,乌克兰危机演变成一场核冲突,这并非不可能,而到时候是不会有赢家的。

时隔一年多的首次通话

路透社称,对于俄美防长25日的通话,两国的描述"大相径庭"。据法新社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在声明中表示,这次对话是由美方发起的,别洛乌索夫和奥斯汀就乌克兰相关局势交换了看法。别洛乌索夫说,由于美国持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局势存在进一步升级的危险。五角大楼发言人赖德25日则称,奥斯汀强调了在俄乌冲突期间保持沟通渠道畅通的重要性。赖德提及,这是奥斯汀首次与别洛乌索夫通话,后者于今年5月接替绍伊古成为俄防长。

俄美防长上一次通话是在去年3月,当时双方重点讨论了美国无人机坠入黑海事件。路透社称,自俄乌冲突2022年2月爆发以来,俄美关系跌落至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以来的最低谷。俄方上周说,普京政府与拜登政府的外交接触目前处于"绝对的最低限度"。据俄卫星通讯社报道,对于有记者26日提问是否有计划举行俄美领导人通话,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回答"没有"。

此次俄美防长通话的背景是,乌克兰在上周末用5枚美国提供的导弹对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发动袭击,造成至少4人死亡。俄方认为,美国和基辅政权应对此次袭击负责。据法新社报道,本周一,克里姆林宫警告华盛顿将承担"后果",俄外交部召见美国驻俄大使。不过赖德称,乌克兰人"自己做了决定"。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则指责俄罗斯发动了特别军事行动,并称克里米亚仍然是乌克兰的一部分。

俄罗斯《消息报》26日援引俄军事专家列昂科夫的话说,克里米亚遇袭后,美国担心俄罗斯在军事层面进行回击,希望避免与俄罗斯的矛盾升级,因此发起了这次通话。美国想要与俄讨论"最尖锐的军事冲突",比如乌克兰问题。

据俄新社报道,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26日表示,俄美防长的接触是必要的,莫斯科需要警告华盛顿,后者的乌克兰政策可能将产生进一步的"严重后果",与其他渠道一样,防长之间的接触"以某种方式定期进行"。里亚布科夫还提及,在乌克兰,美国以各种形式"大规模存在,这些存在涉及前线"。他此前一天表示,西方低估了俄在任何情况下捍卫自身利益的意愿,俄希望这不会导致悲剧性、致命性后果。

美军核潜艇与"末日飞机"同时现身

俄美之间的较量一直受到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据美国"战区"网站25日报道,美国海军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田纳西"号近日在挪威海与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诺曼底"号一同巡航,这次十分罕见的武力展示还包括空中的一架E-6B"末日飞机"和一架P-8A"海神"巡逻机。

美媒说,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是美军核武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时候都需要隐藏在外界视线之外,任何公开亮相的行动都是在向美国的潜在对手发出信号。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田纳西"号现身挪威海之前,俄罗斯海军的"喀山"号核潜艇在本月早些时候访问古巴,这被视为向美国发出信号。报道说,美国海军在挪威海的武力展示也凸显了该地区更广泛的战略意义,这里是俄罗斯潜艇和其他海军舰艇前往大西洋和北极地区的主要走廊。

埃及《每日新闻报》26日的一篇文章也提到了俄核潜艇编队访问古巴一事,称这让美国感到警惕。另外,俄总统普京近日的朝鲜之行也引发了西方的担忧。根据俄罗斯与朝鲜签署的一份"突破性"条约,其中一方遭受他国侵略时,另一方需要提供援助。文章称,如果美国及北约对俄罗斯采取威胁行动,那么就必须承认,俄罗斯也可以作出回应。美国的"双重标准"与挑衅只会在全球范围内造成进一步破坏,俄罗斯是一个有能力威慑对手的国家,美国不计后果的挑衅可能会"无意中"把我们引向灾难性的核冲突。

"旷日持久的对抗"

26日,北约决定了下一任北约秘书长的人选:即将卸任荷兰首相的吕特。俄卫星通讯社26日援引佩斯科夫的话说,这一人选不太可能改变北约的总体路线,该组织正致力于在战略上压制俄罗斯,"目前,这是我们的敌对联盟"。路透社26日说,吕特将面临的挑战是,既要维持盟友对乌克兰的支持,又要避免北约直接卷入与俄罗斯的战争。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称,严格来说,北约国家已经以各种形式卷入冲突:向基辅提供大量财政和军事援助;为乌克兰提供广泛的情报支持;北约国家的军事专家参与其中。据CNN25日报道,拜登政府的乌克兰政策或又将出现一次"重大转变":允许派驻美国军事承包商到乌克兰境内,以维修美国援助的武器。4名了解情况的官员称,这一政策尚在制定过程中,如果得到拜登批准,可能今年就会实施,预计将派遣数十至数百人。

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项目主任季莫费耶夫近日撰文称,乌克兰危机演变成一场核冲突,这并非不可能。一个可能加剧俄罗斯与北约直接冲突风险的因素是北约成员国的军事特遣队出现在乌克兰境内。而促使北约个别国家作出这一决定的原因最有可能是俄方取得重大军事胜利,一旦它们选择"直接干预",那么将不可避免地引发更深层次的集团参与问题。长期来看,冲突也就有可能转移至与俄罗斯相连的其他地区。在这个时候,阻止局势升级将更加困难。双方遭受的损失越大,敌对情绪的漩涡就越深,双方就越接近使用核武器的门槛。

季莫费耶夫写道,尽管上述内容是假设的情形,但这样的场景需要得到认真对待。毕竟在不久之前,对任何人来说,向乌克兰运送如此大规模的军事物资都是不可能的。

不过,美国大选也可能影响俄乌冲突的走向。据路透社25日报道,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两名重要顾问提出了一份在他赢得大选后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方案。其中一名顾问说,如果特朗普重返白宫,让俄罗斯和乌克兰迅速开启和谈至关重要。"我们告诉乌克兰人,'你们必须坐到谈判桌前,否则美国的支持将会枯竭'。"他说,与此同时,美方还会告诉俄罗斯必须进行谈判。

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网站25日刊登的另一篇文章则认为,俄美冲突将在乌克兰危机之后持续,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对抗"。美国的主导欲及其未能将其他国家视为平等伙伴是俄美难以建立稳定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