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天实验舱“逐梦九天”,他们这样打造“最美空间站”(2)

2022-11-01 11:11  封面新闻

中国空间站被不少人誉为"最美空间站",在空间的利用率和舒适度上都进行了很好的优化。货包、内饰板、隔声降噪的内饰层、工作支持辅助设备……它们种类多、跨度大,都是航天员在舱内工作生活的必备品,外形朴素,但研制之难却出人意料,其中最重要最难的是材料。以货包布料为例,要抗菌防霉,还要阻燃控制有害气体释放,必须自主研发,七部宇航团队每天比较着不同类别的纤维,经过上千次试验,最终确定了以壳聚糖纤维--一种从蟹壳中提取的天然抗菌生物材料为基础,混纺抗静电、阻燃等多种性能纤维的设计方案,并制作出能全方位保障航天员健康和物资安全的纺织材料。

七院七部试验队员邬瓦尼正在发射场检查产品最终安装发射状态

在轨工作更便捷

"梦天"有独特妙招"机械臂"

随着中国空间站建成,中国空间实验将向更高级的阶段迈进,航天员停留在太空中的时间也将变得更长。同为物资管理分系统,梦天实验舱的系统却有所不同。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有航天员睡觉、休息、上厕所等日常休闲活动的主要区域,分系统产品侧重于航天员在轨休息、睡眠的舒适性,而梦天实验舱主要用于航天员开展各类试验、维修等在轨工作,分系统产品侧重于航天员在轨工作的便捷性。

为使航天员在梦天实验舱的各类工作和活动更加便捷和高效,在传统螺钉连接的固定式扶手、脚限装置的基础上,梦天物资管理分系统创新性地研制了"滑轨"这种快速安装接口,配上各式各样的可移动式长、短、可伸缩式扶手,再加上移动式脚限装置、空间脚限装置等各类限位装置,这些充满"未来感"的机构产品还可以互相组合使用,成为舱内的"机械臂",使得航天员在舱内各个位置、各个角落都可以方便地固定自己的身体、调整自己的姿势,克服太空里微重力带来的漂浮现象,便捷地开展各类试验、维修操作。

另一方面,在充分继承天和、问天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将原有产品变化为适应梦天实验舱特殊需求的新产品。比如将已有的空间站餐桌改头换面,摇身一变为梦天舱内可翻折的大型工作台,成为空间站内最大的维修操作平台;将已有的软质收纳袋升级换代,变为可快速折叠收纳的存储盒,巧妙地实现了对"寸土寸金"的舱内空间的充分利用;让已有的防飘网变大变强,成为能够解决6名航天员进驻期间物资存储问题的有效方案。

"我们要做的不是为了保成功就一成不变地继承,而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仅要成功,还要创新,要追求完美,让航天员工作和生活更便捷。"梦天物资管理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邬瓦尼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