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福尔克:在中德建交五十周年之际,中德关系却出现了裂痕

2022-10-19 09:30     观察者网

【文/托马斯·福尔克 译/观察者网 由冠群】

在中德关系史上,今年有一个重要的纪念日。1972年10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正式建交。在此后的岁月里,双方都受益匪浅。然而,最近两国关系似乎很紧张。外界都希望两国能恢复过去的友好关系。

在半个世纪前的冷战时期,瓦尔特·谢尔外长与中国外长姬鹏飞在北京互换文件,正式建交。在此前几个月,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访问了北京,此次访问向世界发出了中国已对西方开放的信息。

在过去五十年里,地缘政治和两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德国总理和中国元首已换了好几茬。中国已经从一个发展中国家变成了一个超级大国。1990年重新统一后,德国已成为欧洲事实上的领导者和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中德领导人举行视频会议

纵观历史,中德关系中一直存在三个常量:相互尊重、务实主义和坚持互惠互利。

两国享有的经济联系最充分地说明了最后一点。举例来说:1972 年,两国间的贸易总额为50万欧元(486000 美元)。而到了2021年,这一数额为2450亿欧元(2370亿美元)。

毫不奇怪的是,到2021年,中国已连续六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同时,德国对华投资也是欧洲国家中最多的,2018年德国企业对华投资占欧洲对华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

这种双赢局面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两国展开广泛交流、对话和外交互动的结果。2004年,柏林和北京建立了"具有全球责任的伙伴关系",并建立了每年会晤机制,旨在将双边关系扩展到新领域。

从2010年起,双方每年都举行会晤,进一步深化了两国关系。在2014年,中德关系从2004年的"战略伙伴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然而,尽管取得了这些成就,但目前的中德关系却已变得空前复杂。双方在众多地缘政治问题上的立场已经南辕北辙。

因对俄乌战争的不同评判、对人权问题的质疑以及对台湾问题的疑虑,柏林已不断侧目北京。与此同时,德国的对华批评态度和"理想主义"倾向也不受北京的欢迎。

从逻辑上讲,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加强两国最高领导层的对话,两国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才使两国关系达到今天的高度。多年来,两国元首和外长展开了持续互访。

其中令人难忘的是赫尔穆特·施密特在 1975 年与毛泽东的会晤。直到其去世前,施密特都是最能认识到中国重要性并积极主张与北京建立关系而非破坏关系的德国总理。

在赫尔穆特·科尔、格哈德·施罗德和最近的安格拉·默克尔(与施密特一样,与中国保持着良好关系)领导下,中德两国政府一直持续展开对话、交流与合作。

施密特访华 图源:资料图

然而,中德两国政治家的交往现已越来越少。上述意见分歧固然是原因之一。但疫情等其它原因也起到了阻碍效果。

此外,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也使德国陷入了困境--一面是中国的崛起,一面是华盛顿担心北京改变单极世界秩序。在柏林,德国政府似乎认为自己要二选一:要么与本国最重要的经济伙伴北京站在一起,要么与它最强大的盟友华盛顿站在一起。

然而,默克尔用行动证明了德国不一定非要这么做,她在中美间成功做到了左右逢源。可奥拉夫·舒尔茨总理的新政府却采取了另一种风格,新政府显然已在北京和华盛顿之间做出了选择,业已放弃了对华实用主义态度,转而采取一种显然是适得其反的"理想主义"态度。

自去年 12 月执政后,德国新联合政府就明确表示,肖尔茨领导下的德国会与过去不一样。中国首次被称为"体制性竞争对手",而德国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则宣称德国将对中国采取"更强有力的贸易政策",不会再"幼稚"。

在中德正式建交半个世纪后,德国正尝试调整两国关系,这本身并没有错。毕竟现在已与过去大不相同了。然而,现任德国政府尝试改变中国的做法只是一厢情愿,这只会削弱那个曾经确保双方50年增长和繁荣的关系基础。

柏林和北京之间保持并进一步扩大友好合作关系将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尤其是在当下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并能够在下半个世纪捍卫这个动荡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观察者网由冠群译自香港《南华早报》)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