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来都是农耕社会,清代也不例外。在农耕社会,土地才是最重要的。拥有了良田,就等于拥有了吃不完的金山银山。但问题是,国家的土地始终是有限的。如果任凭清代贵族,肆无忌惮的圈地占地,老百姓怎么办?
所以,康熙亲政之后,开始正式宣布,从此禁止圈地。
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的朋友,应该对电视剧里的鳌拜有很深的印象。不了解大家记不记得,鳌拜当时的罪名之一,就是圈地。但实际上,鳌拜在这件事上,其实做的还真不过分。当时整个清代贵族,都在玩了命的占地。
康熙这个举措,自然是好的,保证了百姓们的利益。但如此一来,清代王爷们就不干了。王爷们的理由也很简单:江山是我们打下来的,我们以后也需要养家糊口。你不给我们封地,然后还不让我们自己圈地,我们怎么才能养活的起这么大一家子人?
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康熙大笔一挥。你们以后的生活,朕包了!
清代王爷们靠工资过日子的时代,就此开始。
当然,不是说在康熙之前,清代的这些王爷们,就不拿俸禄。只不过从康熙时代以后,更加制度化了。鉴于之前很多朝代的藩王弊病,再加上当时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占得地盘已经够大的了,康熙是打死都不可能给这些王爷们封地的。而且从康熙时代开始,若无旨意,王爷们便不准随便离开京城了。
按照清代的王爵制度,可分为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蒙古爵位这三种。所谓的清代王爷,基本上指的都是宗室爵位,分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将军。不同的爵位,每年拿的工资也不一样。等级最高的亲王,每年可以拿一万两银子,再加上一万斛禄米;郡王五千两银子,五千斛禄米;最低等的奉恩将军可以拿110两银子,禄米110斛。
因为就算同样是在清代,不同时代的购买力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按购买力来换算成今天的货币。但我们可以做一个类比。清代北京一个普通家庭的年支出,大概是35两银子。今天北京普通的三口之家,年正常开销一般是在13万左右。如果按照这个比例计算的话,最低等的奉恩将军,一年的工资大概在40万左右。而最高等的亲王,一年则可以拿3500万的工资。
当然,这个算法,肯定是有问题的。因为古代和现代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用途,都不一样。如果按照大米价格来计算的,那亲王一年也就几百万的收入而已了。不过,不管怎么说,清代对于这些王爷,待遇肯定不差是一定的。
但是!!!
单纯的工资,只是这些王爷收入来源的一部分。除了朝廷每年给的工资之外,宗室们一般还有两大收入来源。
首先是自家的产业。清代可不像现在,规定当官的不允许经商。当时的这些王爷,几乎每个都有很大的产业。而且这些产业,因为王爷的身份背书,往往是不用交税的。除了各处的生意之外,很多人家祖上往往还留有大量的耕地,这些耕地也是不用交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