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车了!《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节目组道歉,《妈妈的味道》是恶心的味道?(2)

2022-10-09 16:54  今日头条

之前看到论坛上有一个贴,有人发帖抱怨:

贴主父母家离她家比较远,为了帮她接孩子,做饭,周一到周五就住在她家里,周末回去自己家。她一再地跟妈妈说好了周五不要烧饭,因为她要送孩子去上兴趣班,时间很赶,就算烧好了也来不及吃,她更喜欢买点方便路上吃的汉堡面包,对付一顿。关键忙了一晚上,回来还要洗碗,她觉得很辛苦。并且贴主还不是很喜欢吃爸妈做的饭。

但是每一次她妈妈周五都非要做好了饭,看她和孩子吃完了再走。她想说来不及吃,直接走了吧。妈妈就开始发飙,大骂她一顿,摔门走了,表示再也不回来了。

这还不算完,跟着三姑六婆,阿姨爷叔就开始打电话数落她,怎么这么不识好歹,父母周五要赶车回去,还要帮她烧好饭才走,她不但不感恩,还不吃,太让父母伤心了。还不赶紧给父母道歉。

这个事情站在双方角度看,是这样的:

父母:吃外卖不健康,所以我们哪怕辛苦点,晚点回去,也要给你烧好饭才走。不吃,你对不起我们的劳动,也不健康,所以你非吃不可。不吃我们就用各种方式逼你吃。

女儿:在家吃饭时间来不及,上课会迟到。吃了一星期父母烧的饭想换换口味。累了一天,回来懒得洗碗。

要说错,双方的出发点都没错,只是价值排序不一样。但当一方以情感勒索的手段逼迫另一方就范的时候,造成的伤害可能远远大于不健康的食物带来的危害。(热知识:老是生气会高血压,中风,甚至得癌症)

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吃饭问题,而是父母以让孩子内疚,制造负面舆论,威胁自己不再帮助对方的方式去控制孩子,其真正的意义是争夺话语权,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

这种事往往因为混合着亲情,所以变得很难界定。就像那个贴子,也有很多人评价女儿白眼狼的。可一旦跳出亲情去看,就很明显了。如果是家里的钟点工在雇主明确表达周五不需要做饭的前提下,一再坚持做饭,这件事是不是就不能忍受了?

同理,《妈妈的味道》把背景放在了饭店里,也让人深刻地意识到,没有了血缘亲情,不停地数落顾客并强行上错菜,就是纯纯地冒犯。连道德绑架都算不上。

而这,就是很多中国家庭两代人相处的模式。

《妈妈的味道》一点也不好笑,结尾尤其荒谬。真正的关怀应该是我关心你,可以帮你分担,也可以向你提意见,但最终,我还是尊重你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