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闪电新闻报道,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力勇表示,自2016年投放40万海肠苗后,环境创造了比较好的水质,品种的自然量增加,"(大量海肠)属于正常现象"。
对此事,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陈舜胜表示,海鲜大量上岸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近日气温骤降,海肠、泸沽虾等海鲜对温度比较敏感,低温让其游动性变强,它们会从温度较低的水域向温度稍高的水域集体迁徙。二是前几日大风天气,借助潮汐作用,泸沽虾等穴居于浅海及海湾低潮线附近泥沙中的生物,被大浪留在了沙滩上。
专家提醒,赶海的同时要注意安全,发现有涨潮迹象及时上岸。捡拾的海鲜拿回家后要清洗干净,通过高温蒸熟、煮透,以免引发胃肠道不适。
图源:视频截图
百度百科显示,海肠学名单环刺螠,是一种长圆筒形的环节动物,浑身无毛刺,浅黄色。其分布于俄罗斯、日本、朝鲜和我国渤海湾等,是中国北方沿海泥沙岸潮间带下区及潮下带浅水区底栖生物的常见种,不吸血。
在中国,海肠是鲁菜中的重要原料,它的烹调方法也很多,用海肠子配以头刀韭菜制作的"韭菜海肠"是胶东名菜,此外"干海肠"、"氽海肠汤"、"肉末海肠"等,都是很有地方特色的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