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 剧照
与从前不同的是,秦始皇将后宫等级与前朝的爵位等级一一对应,不同的等级能够享受的待遇和俸禄都是不同的。不管怎么说,后宫中的女人毕竟都是皇帝的人,所以待遇总不会太差,连最低等的"少使"都能够与二十等爵制当中的十二等左更等同,一年大约能拿到六百石俸禄,也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了。
秦始皇这招就相当于把后宫变成了一个行政单位,这些嫔妃们都是朝廷的正式公务员。这样区分既清晰又公平,合理的解决了六国众多的美女,后代的君王也继续沿用了这种制度。
皇帝的嫔妃
此招沿用千年
到了汉朝,皇帝后宫中的女人数量比秦朝还要夸张,汉武帝甚至直接将后宫等级分为了14等,分别是婕妤、濩娥、傛华、充依等等,汉元帝时期又在婕妤前增设昭仪一位,当然,西汉时期的等级区分更加精细,《汉书·外戚传》里就详细地记录了后宫嫔妃的地位和待遇:
"昭仪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婕妤视上卿,比列侯。濩娥视中二千石,比关内侯。傛华视真二千石,比大上造……"
通俗地讲,地位最高的昭仪相当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爵位堪比诸侯,婕妤和濩娥的位置都能够对应侯位,只不过濩娥地位略低。
至此,封建时期的后宫管理制度基本成型,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后宫各等级的名称或许会发生改变,但大多是换汤不换药,整体的管理制度比起秦汉基本没有很大的变化。所以说,秦始皇不光在治国方面有建树,在治理女人的方面功劳也不小呢。
参考文献《史记》《汉书》《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