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结婚的时候,乾隆亲自操办婚礼,还破例允许皇孙夫妇继续在宫中居住。这是清代唯一一次有太上皇和皇帝参与的皇孙婚礼,道光完全成了乾隆指定的隔代继位人。
在嘉庆朝,嘉庆也刻意培养道光,给他各种参与政务的机会;道光也没有辜负爷爷与老爸的欣赏,在紫禁城被天理教围攻时立下大功,因而被封为智亲王。
种种迹象表明,嘉庆去世,法定皇位非道光莫属。以皇后当时的实力,一无强大外戚支持,二无嫡系配合,三无吕后、慈禧的魄力,四无宗法地位上的优势。嘉庆去世,遗诏即使没有解密,但朝野关于皇位的继承人已经达成一致。逆天改命,难以让王公大臣信服。
既然形势已经明朗,皇后完全没必要"逆水行走",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增进"母子"感情。
二、动动心思可以,理性想想就不行了,一旦政变失败,皇后输不起
从既有的史料来看,当时随嘉庆去承德的王公大臣在一起开会讨论,会上也没有出现很大分歧,大家也一致认为应该由道光入承大统,只是有些大臣过分稳重而出现一点有争论。
首席军机大臣托津说:二阿哥(道光)智勇双全,众望所归,应当继承皇位。不过密匣中的名单不曾看见,万一先帝书写的人名不是二阿哥,那该如何收场?
托津的考虑应该是很有道理了,但道光听着心里很不是滋味。后来打开密匣中的诏书,一看果然是二阿哥,于是道光登上帝位,但对托津极其厌恶,对他在山庄会议上的犹豫始终不能释怀。托津由此被逐出军机处。
几句谨慎的话就让道光耿耿于怀,谁要是挡他的路,岂不是自取其辱。皇后出自官宦之家,了解宫廷争斗的残酷,到时偷鸡不成就不只是她被打击的问题,她的娘家和她的两个皇子恐怕也会被连累。
一次宫廷政变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朝廷局面动荡,人心不稳。当时的大清已经内忧外患,危机四伏,"潜伏者"一看天下有变,说不定就揭竿而起,英吉利早就虎视眈眈。谁要是因为动了"歪心思"而让祖宗江山动摇,谁就是爱新觉罗的罪人。
皇后拥立道光的行为,实为明智之举,既有利大清江山的稳定,也为自己日后留下余地。顺利继位的道光,对她无比感激,终身对其尽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