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求解重度老龄化(2)

2022-09-21 08:33  北京商报

四川天府健康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孟立联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我国人口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这个时期与过去明显不同的是,老龄人口或者说由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定义的老年人口正在日益成为人口年龄结构的突出部分,但不妨将其视作智慧时代的长寿社会。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双聘教授、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杨燕绥也表示:"对于人口老龄化,不能忽略、也不能悲观。人口老龄化不是社会老化而是社会进步,通过科学规划,前途应该是更广的健康长寿社会。"

多举措织密保障网

"我国老龄化整体呈现出数量多、速度快、差异大、任务重的形势和特点。"为应对复杂的中国老龄化特点,我国积极健全养老保险及服务保障。

"这十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经过不懈努力,建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表示。据介绍,截至2021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0.3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全民医保基本实现。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达49个,参保人员达1.45亿。

十年来,人们见证了养老保险发展轨迹。十年间,我国出台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统一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形成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两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平台。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了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出台了个人养老金制度,不断填补多层次养老保险的制度空白。

养老保险稳稳做好老龄群体的兜底保障,养老服务的布局也逐渐推进适老化社会的形成,老年人晚年生活保障更进一步。据悉,2012-2021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359亿元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