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芳是如何登上帝位的?最后为何会被废?(2)

2025-04-24 17:02  互联网

史书中关于曹爽专权的记载特别多,虽然我们无从判断这是不是司马氏胜利后故意抹黑的,但应该有部分属实。比如为了掌握洛阳军队,曹爽以曹训为武卫将军,统领禁军武卫营,曹彦为散骑常侍,夏侯玄则被任命为中护军,负责总统诸将,选拔举用军队武官。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初六日,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扫魏明帝的坟墓高平陵,曹爽兄弟均跟从。司马懿乘机上奏永宁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并率兵屯司马门,控制京城。曹爽最终屈服,自请免去职务,不久被司马懿定罪,夷灭三族,史称高平陵事件,从此曹魏军政大权落入司马懿之手。

如果曹芳有一定的话语权,此时已经18岁的他不应该在高平陵政变中毫无存在感。当时大司农桓范力劝曹爽带皇帝到许昌,以皇帝之名号召全国兵马反击司马懿。而曹爽兄弟居然对此默不作声,从桓范劝曹爽、曹羲兄弟,而不是直接向曹芳建议,说明彼时朝政大权的确在曹爽手中。

可怜的曹芳,已经18岁,却连自己的命运都不能掌握,甚至在史书中都没有一句话的记载。曹爽倒了,司马懿掌权,对于曹芳来说其实并没有多少区别,用一句话来描述那就是--才出狼穴,又入虎口!

试图抗争,失败被废

然而,我们不能就此认为曹芳是一个无所作为、甘做傀儡的君主。毕竟史书的零星记载也能看出,曹芳最起码不是一个司马衷那样的傻子。"二年通《论语》,五年通《尚书》,七年通《礼记》",这说明曹芳最起码也是中上资质,这样以来他自然不愿意看到曹魏政权葬送在自己手里。

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把持朝政。嘉平六年(254年)二月,中书令李丰和张皇后的父亲光禄大夫张缉等人图谋废掉司马师,改立夏侯玄为大将军。事情败露,被司马师灭族。后司马师逼曹芳废黜张皇后,改立王皇后。曹芳因参与了李丰等人的图谋而不安,司马师则担心后患,秘密图谋废黜曹芳。

历史总是充满了相似性。每当权臣当道,皇帝没有办法的时候只能找外援搬到权臣,东汉的皇帝喜欢找宦官,汉献帝刘协曾经有过"衣带诏"事件,被曹操残酷镇压。现在曹操的孙子被司马家拿捏得死死地,曹芳也只能通过皇后的父亲张缉和心向曹魏的部分大臣试图抗争,可惜他们失败了。

嘉平六年(254年)九月,司马师联合公卿中朝大臣上奏郭太后,言及曹芳年长不亲政、沉迷女色、废弃讲学、弃辱儒士、与优人、保林等淫乱作乐并弹打进谏的清商令令狐景、清商丞庞熙乃至用烧铁重伤令狐景身体、太后丧母时不尽礼等罪,请依霍光故事废曹芳的帝位,得到许可 。

当年霍光废立刘贺也算是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典故了,所以司马师干脆依样画葫芦,甚至连罪名都原封不动的抄袭。霍光废刘贺的理由是"淫乱无道",司马师废曹芳也不过是"耽淫内宠,日延倡优"这些上不了台面的床笫之私,可谓没什么创意了。

被废的曹芳搬出洛阳,在河内郡重门营建齐王宫,所有礼仪制度都如同诸侯王的封国。朝廷通过商议,决定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泰始元年(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魏建立晋朝之后,封曹芳为邵陵县公。泰始十年(274年),曹芳去世,终年四十三岁,谥号厉公。

虽然被废,曹芳居然一直活到西晋建立后十年,也算是司马家没有赶尽杀绝(多么像当年曹家对刘协)。不过给人家谥号"厉公"就显得有点小家子气了,难道曹芳就因为反抗你们司马家的控制,就成了"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