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土放火
……权不能堪,案刀而怒曰:"吴国士人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於众中折孤,孤尝恐失计。"昭熟视权曰:"臣虽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诚以太后临崩,呼老臣於床下,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因涕泣横流。权掷刀致地,与昭对泣。--《三国志·张昭传》
公元232年,割据辽东的公孙渊向吴国称臣,孙权决定派大规模使团册封公孙渊,张昭坚决反对。孙权与其反复争辩,张昭劝谏之意越来越恳切。孙权不能忍受,抓着刀愤怒地说:"吴国的士人入宫就拜朕,出宫则拜您,朕对您的敬重,已经到了极点了,但您数次在众人中折辱朕,朕害怕自己失手伤害您。"
张昭注视孙权良久,方才说道:"臣虽然知道自己的话不会被听从,但每次想要竭尽愚忠的原因,是因为当初太后临终的时候,呼唤老臣在床下,遗诏顾命的话如今还在耳旁啊!"说完后涕泣横流。孙权也掷刀于地,与张昭相对而泣。但孙权还是遣使前往辽东,张昭愤恨自己的话不被采纳,于是退居不朝。
孙权在盛怒之下,命令用土封住张昭的家门,来表示他永远不必出门了。张昭也用土从门内将门堵住,以表示他也永远不打算出门了。结果公孙渊出卖孙吴,杀了孙权派到辽东去的使者张弥和许晏。这时孙权才感到后悔,数次派人请张昭上朝无果,但又不愿道歉示弱,于是下令用火烧张昭的家门,以此逼他出门。
但这方法也没吓倒张昭,因此孙权只好又下令将火又扑熄。最后孙权在张昭家门前久站不去,张昭才在儿子的搀扶下,出门与孙权和解。 纵观历史,张昭和孙权这样特殊的君臣关系也是难得一见。
史书记载张昭"昭容貌矜严,有威风"、"吴主以下,举邦惮之"。张昭与孙权的关系虽然有君臣之分,但也是亦师亦父,因为当年孙策早亡把孙权托付给张昭。所以张昭虽然尽心竭力的辅佐孙权,但对于孙权不合时宜的举动,张昭从来都是直言劝谏,可谓是铁骨铮铮的忠直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