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当初请华佗来治病 曹操最后为何将人给杀了(2)

2025-04-27 14:02  互联网

曹操的身边自然有许多医生负责照顾他的身体健康,只是对这个头风之症无从下手,吃了药也没有什么效果。这时有人向曹操推荐了神医华佗,当时曹操还特意确定了一下:"江东医周泰者乎?"答案是肯定的,华佗就这样被请到了曹营之中为曹操治病。

华佗经过一番望闻问切之后,给曹操施了针灸之术,别的医生都是在曹操的头部施针,而华佗却针走偏锋,在曹操胸部的胫俞穴施针,不一会曹操就明显地感觉到神清气爽,说明华佗是名副其实的神医。只是神医能救别人却救不了自己,最终命丧许昌,死在了曹操的手中,很多人认为曹操暴戾,惋惜了华佗这位神医,殊不知《后汉书》给出真相,曹操做的是对的。

含糊其辞,旁敲侧击

大多数人都认为,以曹操当时的身份地位何至于要与一个江湖医生计较,甚至到了取其性命的程度,再加上曹操在历史上本身就是多疑的君主,难免会被人认为曹操心胸狭隘,枉死了一名神医,纷纷都替华佗抱屈。华佗在被处死前,还有人替其求情:"佗方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加全宥",只是曹操还是没有放过华佗,因为曹操一开始就看出了华佗的"心机"。

华佗先在曹操面前展现了一手不凡的医术,这一点曹操身为患者是最为清楚的,只是接下来的对话就让他感到特别的不爽。当曹操问华佗自己的病能否根治时,华佗回答,这个病无法根治,只能长期医治,以此来延长寿命。听到这样的话就等于曹操的命掌握在华佗的手中,曹操听后自然会感觉不快。

华佗本身就是担当治病救人的使命,在别人那里都是创造奇迹,为何到了曹操这里却给出了一个含糊其辞的答复呢?其实华佗是在用旁敲侧击的方式在"讨赏",想在曹操这里得一个官位。有人会质疑,华佗一生都在治病救人,明显淡泊名利,怎会有如此的想法?《后汉书》给出了真相:"为人性恶,难得意",华佗之所以变成这样的人,是他早就后悔做医生了。

《魏书 华佗传》中记载:"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别看华佗行医,其实在他的眼里医生认为是"贱业",也就是不入流的职业,他走南闯北游历于各个国家,就是想以自己高超的医术换来高官厚禄,只是一直未偿所愿,这次遇到了枭雄曹操,从一开始就有了这个打算,所以才有了前面的对话。

欲求不满,自毁前程

曹操自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怎能受别人要挟,他一眼看出了华佗的想法,但并没有达成华佗的心愿,只是留在府里让他治病,但也没有限制他的人身自由。华佗等来等去都没有等到结果,最后就找个想家的借口跑了。

曹操以为华佗是真的想回家就赏了一些丰厚的礼物让他带回家,只是他没想到华佗这一走就不回了,以妻子生病为由拒不应召,这是明显的欲求不满。当曹操派人去核实真假时才发现华佗一直在骗他,一怒之下把华佗抓了回来,并且安上了一个"不从征"的罪名投入大狱拷打,最后华佗死在狱中,他所著的医书都没人敢流传出。

华佗打了一个好算盘,只是他没有精明过曹操,以曹操丰富的处世阅历如何看不出华佗的动机,只是他没有挑明,那时他就已经起了杀心,碍于自己的病情才放纵了华佗的性情。而华佗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自恃才能变相要挟,最后曹操按耐不住脾气还是杀了他,说来说去,还是华佗自毁了前程,怨不得曹操,换是别的君主也会如此,说明曹操所做还是对的。

小结

华佗医术高明,在古代是医学界的翘楚,更是外科手术的鼻祖,他一生治病救人,救了无数条生命,却救不了自己,确切地说是救不了自己的心。表面上看是淡泊名利,实际上从没停止过追求名利的脚步,以至于"为人性恶,难得意"。

如果华佗没有在曹操面前变相要挟讨赏,尽心尽力为曹操治病,或许曹操还真能赏他个官职,毕竟曹操是惜才之人,细数曹操帐下的人才,哪个也没有屈才,而他所杀的也都是触其逆鳞之人,显然华佗也是其中的一个,华佗最终自己毁了自己。

参考资料:《后汉书》《魏书 华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