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时期官员鼓吹:若和中国等大国打持久常规战争,美国国防工业基础还没做好准备

2022-08-19 17:0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8月18日,美媒《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美国的工业基础还未做好与中国开战之准备》的评论文章,其中指出,俄乌冲突应该提醒华盛顿的政策制定者,美国的国防工业基础无法胜任为美军提供武器的工作,以应对与中国等大国旷日持久的常规军事冲突。

文章直言道,美国向乌克兰不断提供的"毒刺"(Stinger)和"标枪"(Javelin)导弹,实际上生产线已达到了"产能极限",关键部件的产量已不足以满足需求。因此,美国必须立即投资建设和修复军事装备的国内生产能力。

这篇文章的作者埃尔布里奇·科尔比(Elbridge A. Colby),曾在特朗普政府时期担任负责战略和部队发展的副助理国防部长;另一名作者亚历山大·格雷(Alexander B. Gray),也曾在特朗普政府时期担任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国防工业基地总统特别助理,以及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此外,科尔比和格雷还分别是一个名为"马拉松计划"(Marathon Initiative)的组织的负责人和高级顾问,该组织类似智库性质,宣称其使命是在与大国竞争对手的长期竞争中,为美国制定所需的外交、军事和经济战略。

《华尔街日报》评论文章截图

文章首先指出,持久常规战争中所需的工业能力,在美国已经开始萎缩。2018年,特朗普政府在国防工业的10个"风险原型"(risk archetypes)中发现了近300项重大差距,比如对外国供应商的依赖,这可能会直接削弱美军打一场重大战争的能力。

作者认为,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各不相同,有待商榷。从国内制造业的普遍衰退,到国会未能确保一个可预测性的国防资金周期,从其他国家的"掠夺性工业政策",到美国对未来战争作出是"快速且决定性的"这种假设。无论是何原因,当前现状都极其危险。

"美国和中国之间的战争可能即将爆发。如果它发生了,谁也不应该认为时间会很短。"作者作出这一假设性预测,称为了震慑并在必要时刻赢得冲突胜利,美国必须能够维持、修复和补给一支顶级军队。他们认为,中美围绕台海地区的冲突将导致美国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了在此背景下占据上风,美国国内的工业基础将需要为关键的空中、海上和太空平台以及关键弹药,制造出实时的补充替代品。

资料图:文章作者之一埃尔布里奇·科尔比

文章称,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国有28家能够建造远洋海军战舰或商船的造船厂,但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海军在关岛关闭了修船设施,太平洋舰队的作战区域内只剩下2个海军造船厂和不到20个船坞,远低于海军需求。与此同时,大多数用于船舶维修和建造的起重机设备都是由国外建造,通常还都是在中国,一旦发生战争,美国海军很难维修船只。

另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则是,美军在跨越太平洋时所需要的的后勤保障能力也很匮乏,只有少量后备舰艇能够提供支持,因此,美国未来在扩大跨太平洋冲突时会面临困境。

文章声称,中方对于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后所作出的反制突显了局势的紧迫感,战争可能就在这十年中到来,美国必须做好准备。如果没有一个能够快速生产和维修的国防工业基础,美国就像是一支只能踢上半场比赛的足球队。

资料图:文章作者之一亚历山大·格雷

为此,这两名作者提醒美国政府和国会必须立即进行有针对性的投资,集中于空中、海上、太空以及弹药能力,包括私营和公共造船厂、修船设施和相关基础设施。此外,美国还迫切需要一支能够为战时军队提供支援的商船队,以及一支能够执行焊接等工业任务的熟练技工骨干团队。

他们最后渲染道:"美国可能很快就要打一场比几十年来所面临到的更激烈的战争……除非看到美国已经准备好,否则中国不会被吓倒,而工业基础是至关重要的,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这篇评论文章,今年4月,彭博社的专栏作家哈尔·布兰茨(Hal Brands)也曾发表过观点类似的文章,认为如果发生(美中或美俄)大国冲突,美国可能要准备好迎接"导弹饥荒"。

彭博社专栏文章截图

布兰茨指出,美国目前在乌克兰问题上奉行类似"民主军火库"的战略,即避免直接干预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而是与盟友和伙伴合作,向乌克兰政府提供资金和武器援助。然而,随着这场冲突进入关键阶段,俄军巩固了乌东地区的控制,"'民主军火库'"正在枯竭。

作者还认为,这种局面不仅可能导致乌军在这场冲突中出现"致命的(资金和武器)短缺情况",而且俄乌冲突还是一场"预演",暴露出了美国"军火库不足"的弱点,这些弱点可能会在未来(美国与中国或俄罗斯)发生大国冲突中显现。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