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丁楠:推进中国-中东欧合作,丢掉一些包袱又何妨

2022-08-19 08:3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丁楠】

8月11日,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宣布退出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并不令业内人士感到意外。过去一年多来,两国官员已多次吹风暗示,传递退出意愿。

去年2月,中方召开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视频峰会时,波罗的海三国就拒绝了北京对其元首和首脑的邀请,仅派部长参会,以示对华冷淡。

5月立陶宛退出合作机制后,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官员透露,两国虽不准备立即步立陶宛后尘,但已对"16+1"采取消极参与姿态,应景似地出席一些活动,实则是进行"软抵制"。

今年俄乌冲突爆发,欧盟对俄施加七轮制裁,爱、拉政府又试图以制裁扰乱对华经贸合作为由,为退出"16+1"做铺垫。

针对这些犹豫和纠结,欧洲分析人士解读说,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担心追随立陶宛脚步太紧,招来中方报复,所以一直等待着中-立矛盾的风头平息。过去一年多来,两国屡次为退出中国-中东欧合作寻找外部理由,亦是出于同样顾虑。

客观上讲,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没有意愿同中国为敌。立陶宛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这次爱、拉两国外交部发表退出声明的同时,都表示将努力与中国建立"建设性和务实关系",多少有同立陶宛作区分的意味。

爱、拉两国外交部网站声明

但无论如何解释找补,退出"16+1"是爱、拉两国联合发出的对华政策宣示,是在俄乌冲突背景下向美国和欧盟递交的一份忠诚证明。

中东欧国家在安全领域对美国依赖度高,是后者分化、影响欧盟的重要抓手。中国同波罗的海三国、东欧、巴尔干、外高加索等地区拓展合作,几乎从一开始就被美国视为潜在威胁。

俄乌冲突爆发后,波罗的海三国同莫斯科的关系由敌视演变成决裂,三方对长期主导欧盟决策的西欧国家又从骨子里带着不信任。在这种情况下,说服美国给予可靠安全保护、增加能源供给、提供经济支持,成为三国的首要关切。

通过退出"16+1",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向美方表明了坚定投靠的立场。尤其是选择在中方反制佩洛西访台后发布退出声明,被舆论解读为在美中关系紧张关头对华盛顿的力挺。这一决定马上得到了美国国务院的"欢迎"和"支持",可见美方如今已毫不掩饰对中国-中东欧合作的反对态度。

与一边倒地强化对美依赖不同,波罗的海三国面对欧盟,目标是拓展地区影响力,取得与西欧成员国平起平坐的地位。俄乌冲突为三国及捷克、波兰等东欧国家提升话语权带来历史性机遇。而参与"16+1"合作则被它们视为在欧盟彰显领导力的阻碍。

过去,西欧国家常常批评中东欧成员国与中国单独建立合作机制,破坏欧盟团结。如今,凭借俄乌危机,包括波罗的海三国在内的中东欧抢得了道义制高点,竞相以西欧对俄外交失败为题,动辄给德法意等"老欧洲"国家一顿敲打。

在这些俄罗斯的东欧邻国眼中,西欧人习惯了对俄绥靖、自以为是、贪图小利,因此才酿成今天的灾难;法德被友好国家环绕,倚仗舒适的周边环境与莫斯科酝酿所谓的大国外交,而东欧小国则挡在抗俄的第一线,不惜牺牲自身利益捍卫着欧洲的安全。

"我们"为盟友赴汤蹈火、委曲求全,"他们"则精致利己、以邻为壑--谁是欧洲团结的真正支持者,答案不言自明。

"早就跟你说过的,对俄妥协,对方只会得寸进尺";"早就提醒过你们,为了廉价能源加深对俄依赖,最终会付出更大代价"--过去半年来,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来自东欧的耳提面命不绝于耳。

自恃拥有长期对俄斗争经验,中东欧诸国渴望充当战时领袖,与西欧一争高下,把欧盟凝聚在自己麾下。这种追求反映到对华决策上,表现为一些国家要求脱离"16+1",引领欧盟以更团结的姿态对付中国,避免各自为政或是结成小集团,脱离联盟另起炉灶。

在相关媒体和智库的宣传鼓动下,参与"16+1"成为处理对华关系时政治不正确的象征,成了见利忘义、分裂联盟的代名词。而那些力主退出合作机制的政客则凭借一番激昂陈词赢得了支持和声望。

笔者以为,面对欧洲当前的不确定局面和情绪化的舆论环境,中方在经营双边关系时尝试做些减法并非坏事。丢掉包袱,有助于我们更灵活、精准地谋划中国-中东欧合作,变"大而全"为"小而美",把有限的精力物力投入到真正值得深耕细作的项目中去。

对于个别国家,我们耗费资源委曲求全,力图维系一团和气的表象,充其量也只能换来对方的消极参与。费力不讨好不说,还变相鼓励了一群政客动辄拿退出"16+1"作威胁、当牌打,试图将我们逼向被动。

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留在机制中,除了"阴阳怪气"牢骚满腹,进而干扰协商进程外,几乎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无论从务虚还是务实角度看,这种情形都不利于中国-中东欧合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