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失守90美元关口,国内油价也要“四连跌”?燃油附加费今年首次下调(2)

2022-08-08 09:39  时代周报

国际油价接连下挫

尽管产油国们没有大幅增产,但需求侧的疲软迹象,还是令油价连续两天大幅下滑。

8月3日,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及世界主义产油国)产量会议落幕,出于对剩余产能的谨慎态度,欧佩克+当前决定在9月继续小幅增产10万桶/天。产量配额则基本集中在欧佩克10国及俄罗斯,其中沙特、俄罗斯分别增产2.6万桶/天,伊拉克增产1.2万桶/天,阿联酋、科威特分别增产0.7万桶/天。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这个增产幅度是自1982年欧佩克引入配额以来,最小的增幅之一。

受此消息影响,处于夜盘阶段的国际原油价格出现了一波直线拉升上涨行情。布伦特原油价格最高涨至102.41美元/桶,日内油价涨幅接近2%。随后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周报表示,由于出口下降且炼油厂降低作业,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增多,汽油库存也因需求放缓而超预期增加。

这一消息对冲了欧佩克+小幅增产对油价的利多,并导致油价迅速下挫,跌破100美元整数关口。截至北京时间8月6日早间收盘, WTI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09%,报收88.46美元/桶,仍处于90美元/桶大关下方。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39%,报收94.49美元/桶。

值得注意的是,两大原油期货自8月3日晚间开始下跌,并连跌两天,美油和布油在3日的单日跌幅均接近4%。不仅如此,目前美油已经低于俄乌冲突前的水平,在2月23日俄乌冲突爆发前一天,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报收于每桶92.10美元。

图源:图虫创意

对此,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欧佩克+同意在9月将日产量增加10万桶,与之前的64.8万桶/日相比低太多。但是对石油输出国来说,目前全球能源市场仍面临供应短缺,让原油维持在相对能接受的价格是更重要的考量因素。

近期因全球经济增速持续回落,美欧央行加速紧缩等多重因素导致原油需求已出现明显的放缓,油价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在欧佩克未大幅增产的情况下,当前影响国际油价的重点因素已从供给侧转向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