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优鲜北京总部人去楼空:员工被遣散 保安称明天不用上班了(3)

2022-07-29 09:12  时代财经

曾经,来自外包公司的阿强羡慕着每日进进出出的光鲜白领。如今,他庆幸地告诉时代财经,因为属于第三方公司,所以没遇到欠薪的问题。

创始人、高管集体退出,生鲜电商第一股折戟

无风不起浪,每日优鲜的危机早有迹象。

E轮融资后,大股东腾讯便不在投资方行列,而在这之前,腾讯先后参与了每日优鲜5轮融资。去年11月,担任每日优鲜董事的腾讯投资管理合伙人李朝晖辞去每日优鲜董事会职务。

资本的退出,也为每日优鲜的盈利窘境埋下了伏笔。自2018年到2020年三年间,每日优鲜净亏损分别为22.32亿元、29.09亿元和16.49亿元,三年累计亏损了67.9亿元。

到了2021年,每日优鲜的亏损幅度并没有收窄。

根据财报显示,2021第三季度每日优鲜亏损9.7亿元,预计第四季度亏损7亿元,2021年全年亏损37.37亿元-37.67亿元,相当于平均每月亏损超过3亿元,四年累计亏损超过100亿元。

早在2020年12月,方远(化名)就开启了漫长的催款之路,他连续三个月向平台供货蛋黄酥、榴莲饼,由于与对接的采购和财务人员频繁变动,方远迟迟没等到款项到账。

最后一次与每日优鲜人员交涉是去年9月,方远向每日优鲜总部提交了借款公函,但对方一直没有音讯。

他考虑过走法律诉讼途径,但动辄半年以上的周期,让方远忍了下来。"找律师咨询过,听说北京供应商和每日优鲜的纠纷案件都得排上一年。"

今年3月,广东海鲜产品供应商李辉(化名)中断了与每日优鲜的合作,起因是26万元的回款一拖再拖,而回款账期也延长至105天。

"对接人员都在相互踢皮球,最近他们给的回应是离职了,不再负责相关事宜。"李辉曾两次前往华南总部讨要说法,但对方都以交由总部处理回绝了他的诉求,而近期位于深圳南山区的每日优鲜办公点也人去楼空。

天眼查数据显示,每日优鲜的法律诉讼案件总金额超过2500万元。

受负面舆论影响,每日优鲜采取过一系列降本增效的自救方法,包括裁员以及收缩前置仓。在巅峰时期,每日优鲜的业务覆盖约20个城市,拥有约5000个前置仓点位,而到了2021年9月末,前置仓只剩下631个。

对于每日优鲜来说,唯一的好消息是东辉集团2亿元的融资。不过,按照每日优鲜的亏损速度,这笔融资也只是杯水车薪。

随后,每日优鲜的高管人员也发生了巨大变动。天眼查显示,联合创始人曾斌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经理,新增孙玉英为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经理。

除了曾斌,每日优鲜创始人兼CEO徐正、每日优鲜副总裁李漾、每日优鲜智能生鲜市场业务负责人孙原、每日优鲜CFO王珺等一众高管也从公司主要人员中退出。

资本逃离、业务收缩、盈利遥遥无期……每日优鲜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等待它的最后一张牌是什么?这张牌还能挽回大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