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家周立民眼中的《二舅》:和余华的《活着》有一些共同性(2)

2022-07-27 14:16     周到客户端

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文学化视角

新闻晨报·周到:有网友这样评论"平凡但是高贵,这是我今年看过最高级的视频。真实生活的图片配上幽默的文案,叙述了二舅的一生,像看了一篇名家的文学短篇小说。"确实,这也是我们第一次讨论以视频作为载体的,以往我们交流更多的是文学作品和书籍,你怎么看这视频包含的文学属性?算不算是一种视频化文学?

周立民:文学关注人生,关注人在时光中的各种姿态和心态,就这一点而言,这个视频很好地体现了这些。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能够看到小说、诗歌、散文这样的直接地文学文本之外,还有很多文学化的视角,这些视角已经默默地融汇在各种艺术表达形式或叙述方式之中,从这个意义而言,文学不仅对人们的审美方式,而且对认识世界、打量人生的方式都是有着巨大的影响的。只不过有时候人们没有意识到,因此也就忽略了。

新闻晨报·周到:我这个问题是给文字工作者和内容生产者的。很多时候,我们会沉迷于流量或者10万+的数字之中,这个视频对我们今天的文字工作者和内容生产者最大的借鉴意义是什么?

周立民:其他的我谈不上,对于作家而言,这个视频的轰动应该引起他们的思考,我只觉得他们的作品被很多炫目的叙述方式和太厚的自我意识茧壳包裹得太严实了,以致没了鲜活的空气和生机勃勃的长势。反倒是这么一个叙述上很简单的视频,因与那么多的人生直接牵扯在一起,而显得血肉丰满从而也很有力量。这倒令我想起巴金先生在谈到"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是自然,是无技巧"时所说的话:

三十年代我在北平和一个写文章的朋友谈起文学技巧的问题,我们之间有过小小的争论,他说文学作品或者文章能够流传下去主要是靠技巧,谁会关心几百年前人们的生活!我则认为读者关心的是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和主人公的命运,我说,技巧是为内容服务的。--摘自巴金《随想录•探索之三》

视频节目在B站点赞数达到近300万,转发数124万(截至7月27日上午10点)

和余华的作品《活着》有一些共同性

新闻晨报·周到:B站视频号将《二舅》 称为视频版《活着》,也有网友将作者的行文和语言风格和余华的作品去做对比。我知道,余华是你非常熟悉的一位作家,你觉得他们两人的行文和语言风格有共同性吗?

周立民:有一些共同性,二者都是在讲述一个人怎么"活着"。不同的是--《活着》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是高度集中的文学表达,是一个作家非常自觉的风格化的叙述。而《二舅》作者也并没有这方面的追求吧,所以内容更朴实、更直接一些,也并没有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语言,用的基本上还是公共话语;在历史感和年代意识上,《二舅》显然也不如《活着》那么深思熟虑和精心构制。

B站视频号将《二舅》 称为视频版《活着》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