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与沙特王储通话:强调在“OPEC+”框架内加强协作

2022-07-22 18:3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拜登结束沙特之行后刚刚返回美国,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就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比起此前与拜登会谈时的"剑拔弩张",沙特王储与普京的通话明显"气氛友好"。

据"今日俄罗斯"(RT)当地时间7月21日报道,普京当天在与沙特王储的通话中,讨论了国际石油市场情况等议题。克里姆林宫方面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两位领导人赞扬了两国之间高水平的"友好双边关系",以及在"欧佩克+"(OPEC+)组织内的合作,并强调"扩大经贸关系"。

此前,拜登完成了其任内的首次中东之行,沙特是其中最后一站。在沙特访问期间,拜登不仅在石油增产这一议题上没有获得什么实质进展,还在同沙特王储会谈期间提及"卡舒吉遇害案"时,被对方"反戈一击",让人看出了当前美沙关系存在的"裂痕"。

RT报道截图

21日,克里姆林宫网站发布一份声明,介绍了普京与沙特王储通话的有关内容和情况。据介绍,双方高度评价了俄沙两国的友好关系,并讨论了双边合作的热点问题,重点是"扩大互利的贸易和经济关系"。早在今年5月,沙特方面就曾表示,俄乌冲突不会影响沙特与俄罗斯或乌克兰的关系,因为沙特寻求维持与这两国的广泛贸易关系。

 此外,这两位领导人还研究谈论了全球石油市场的发展情况,强调在"欧佩克+"内部进一步协调的重要性。两人表示,很高兴看到"欧佩克+"各成员国正"持续履行其义务",以维护全球能源市场所必要的平衡和稳定。

克里姆林宫网站声明截图

"欧佩克+"组织,由包括沙特所在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和以俄罗斯为首的10个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在8月3日将召开的会议上,该组织将讨论今年9月的生产政策。此前,"欧佩克+"已决定在7、8月份增产64.8万桶/天。

对于拜登政府而言,在今年11月关键的中期选举之前,提高石油产量可能有助于降低油价,缓解美国的通货膨胀。但在有关是否增产石油的问题上,沙特在拜登前来访问前就已"泼冷水"。

7月12日,《华尔街日报》曾援引沙特官员的话称,如今沙特与俄罗斯的关系已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密切,沙特既不打算中断与俄罗斯的联系,也没有开采更多原油帮助美国政府应对能源危机的计划。

据塔斯社消息,对于拜登访问沙特时请求其为全球市场提供充足的石油供应,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7月19日表示,全球市场并不缺石油,问题是缺乏炼油能力来满足需求。

费萨尔在评论全球能源资源供应情况时还指出,沙特正致力于稳定能源市场,但"没有'欧佩克+'国家的集体合作,就不可能有充足且稳定的石油供应",并强调"俄罗斯是'欧佩克+'不可分割的部分"。

7月19日,普京访问伊朗期间,参加了俄土伊"阿斯塔纳进程"三国首脑会议,会上讨论了叙利亚问题。据克里姆林宫网站消息,普京和沙特王储在21日的通话中,也就叙利亚局势交换了意见,两人还同意保持两国之间的各级接触。

资料图:沙特王储与普京曾在2018年G20领导人峰会上相谈甚欢 图自美媒

值得注意的是,RT在报道俄沙两国领导人通话消息时,还提到了美沙两国关系。报道援引美媒《华尔街日报》的说法称,华盛顿和利雅得之间的关系已跌至历史低点,而拜登与沙特王储之间存在的"个人恩怨"是导致两国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因素。

7月15日,访问沙特的拜登,同沙特王储举行会谈。会谈后拜登表示,自己就"卡舒吉遇害案"已告诉沙特王储,"我认为你要对此事件负责"。沙特外交国务大臣阿德尔·朱拜尔(Adel al-Jubeir)则反驳了拜登的说法,表示没有听到拜登对王储说过这句话,两位领导人当天只是简单交流了一些人权问题,并未详细谈论卡舒吉遇害事件。

而另据路透社7月16日报道,一名沙特官员透露,针对拜登提及卡舒吉一案,沙特王储会谈中予以了反击,称该国已采取行动,防止卡舒吉遇害等错误事件重演;美国也在包括伊拉克等地犯下了诸如虐囚等许多错误,以色列军队今年还曾枪杀半岛电视台知名女记者。

7月15日,拜登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会谈。图自澎湃影像

此外,拜登这次出访中东地区之前以及过程中,多次提及中俄,声称"美国不会离开中东",此行目的是为了防止中俄"填补中东真空"。

但《纽约时报》分析指出,拜登宣称中国和俄罗斯试图取代由美国主导的全球秩序,对抗中俄比继续引发中东战争和宗派冲突更为重要。对于长期依赖美国安全保障的这些阿拉伯国家而言,美国将对抗中俄作为优先事项的这一转变,反而又令他们感到了不安。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刘中民告诉观察者网,拜登把中俄拉进来,一方面是出于大国竞争战略的需要,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中俄跟美国在中东的存在态势形成反差,中俄的作用在增强,而美国的作用在衰退。

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孙德刚也认为,美国以大国竞争的视角来看待中东,体现出的是其实力的下降,表现出的一种焦虑和不自信。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