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骑兵横扫欧亚,为何才过百年就被明军攻灭,乖乖回草原放羊

2024-04-02 06:02     360kuai

对明朝初年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能会奇怪一件事情,当年横扫欧亚大陆天下无敌的蒙古骑兵,为何会被朱元璋的农民军迅速灭掉呢?

史书中对此的记录也不详细,只说朱元璋派徐达和常遇春北伐,元顺帝带着太子、妃嫔、官属弃京而逃,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就这样结束了。也就是说,明军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元朝的大都北京。

其实用不着奇怪,蒙古骑兵的确很强,但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就像八旗军入关之后腐化了一样,入主中原的元军,享受着特殊的待遇,吃喝玩乐无所不为,也没有了最初在草原上的骁勇。

中原的花花世界,向来最能腐蚀人的意志,据说很多蒙古人连马都不会骑,就更别提什么骑射了。

而且大家要知道,当年横扫欧亚大陆的是成吉思汗,他建立的国家叫"大蒙古国",可这个政权,在1260年分裂了。为争大汗之位,黄金家族的首领们互相攻伐,最终忽必烈打败兄弟阿里不哥,成为大汗。

可是,原属大蒙古国的术赤后王封地、察合台后王封地、窝阔台后王封地和忽必烈之弟旭烈兀的封地取得了事实上的独立地位,分别成立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

忽必烈所能控制的地域,只是"大蒙古国"的一部分,后来建国号为"大元",以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为都城。换言之,元朝并不等同于大蒙古国,明军所要对付的并非全部蒙古骑兵。

四大汗国中,察合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比元朝存在的时间长,窝阔台汗国和伊利汗国虽然亡于元朝之前,其子民军队并没回归元朝。

另一方面,元朝的内部矛盾实在太过严重了,明军还没打来,他们自家就斗得两败俱伤。

元朝统治阶层中,对于汉化这个问题,始终有着不同的意见。忽必烈本人是赞同汉化的,实际上正是因为他极力汉化,才引起保守派的不满,导致了大蒙古国的分裂。

数代下来,这个问题不但没解决,还更为严重了。大部分元朝皇帝愿意汉化,因为以儒治国更能集中皇权。但蒙古贵族及诸王不愿意,因为那会削弱他们家族的势力。

另外,帝位更替过于频繁,也是元朝的一大弊端。汉人政权,大多是嫡长子继承制,纵有储位之争,也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游牧民族则奉行强者为尊,争起大位更为血腥。

几乎每一任新帝上位,都伴随着刀光剑影,越到末期越是如此。

举个例子,朱元璋出生那一年,元朝出现了两位皇帝,一位是大都的元文宗图帖睦尔,一位是上都的天顺帝阿速吉八。双方打了一场大战,元文宗获胜,阿速吉八被毒杀。

可想而知,在此过程中,元军必然被消耗。要命的是,这种事情并不是一次两次,而是经常进行,一言不合就开打。有多少军队也不够损耗的。

元末,韩山童、刘福通、郭子兴、陈友谅、张士诚、朱元璋等人相继起义,元朝也曾派兵镇压。

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女主角赵敏的父亲汝阳王、哥哥王保保都是有原型的,汝阳王的原型是察罕帖木儿,自取汉名李察罕,王保保的原型是扩廓帖木儿,汉名就叫王保保。

他本是李察罕的亲外甥,后被收为养子。顺带一说,王保保的妹妹,也就是赵敏的原型名叫观音奴,被朱元璋许配给嫡次子秦王朱樉。这养父子二人,就是元朝镇压起义军的主力。可以说百万农民起义军,就是被李察罕给打败的。

起义军最强盛时,虽还未攻克大都,但东自山东,西至甘肃,北达辽阳,南方江淮、荆楚、巴蜀,从南到北处处烽烟,势相联结,给元朝以极大的压力。

但这种大好局面,被李察罕给破了。

刘福通本来已经挟持着小明王韩林儿建立宋政权,迁都汴梁,是反元的一面大旗帜,在李察罕的追击下,只得逃到安丰,坚守不出,他这一支就算失败了。

然而,李察罕功劳虽大,却因出身平常,在朝中受到老牌权贵的打压,十分憋屈。他最大的政敌是答失八都鲁,两人险些开战,元廷只好将他们分开。

之后李察罕被投诚过来的起义军将领刺杀,王保保继承了他的地位和兵马,继续镇压起义军,同时也继承了与答失八都鲁家族的旧怨,与其子孛罗帖木儿势成仇敌,又因皇室纷争,陷入内战。

他们这边在打,朱元璋也在打,打的不是元军,而是陈友谅、张士诚。朱元璋立国称帝、派遣明军北伐的时候,孛罗帖木儿已被元朝皇帝杀死,王保保和关中四军阀李思齐、张良弼、孔兴、脱列伯等人混战。

明军都要渡过黄河了,各方才休战,李思齐等人跑回山西,元帝急调王保保进京勤王,王保保置之不理,元帝忧惧之下,放弃大都,带着家眷和官属逃到草原老家乖乖放羊去了。

就这样,明军没有遭遇任何抵抗,轻而易举拿下了元大都。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