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刘邦考虑不周。刘邦错误地估计了自己在废立太子之事中对局面的把控度,他没有想到废立太子之事阻力会如此之大。尽管刘邦贵为皇帝,但他的行为却是他无法掌控的。在废立太子没有绝对的把握时就公开了自己的想法,这就等于是向戚夫人发出了错误的信号,引导戚夫人向吕后发动挑战。同时也对吕后发出了信号,逼迫她跟戚夫人进行"决斗"。
第三,刘邦的优柔寡断。虽说废立太子之事的阻力很大,但历史上也不乏皇帝乾坤独断的例子,比如汉景帝废太子,改立刘彻,即后来的汉武大帝。还有汉武帝废太子立幼子刘弗陵等等。虽说汉武帝在立刘弗陵的时候,引发了一场大流血,但最终汉武帝还是凭借着自己的极强的政治手腕,不惜一切代价的态度,将刘弗陵立为了太子。
相比于汉武帝来说,作为大汉帝国开国皇帝的刘邦,自然不输给自己的这个后辈。虽说他态度坚决,但在处理此事的时候却优柔寡断,最终导致了戚夫人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