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敢跟唐朝叫板,也与明清干过仗,却为何独独不敢和宋朝闹事(2)

2025-03-22 09:02  360kuai

说到这一时期的日本,笔者暂且将平安时代分为两个阶段,平氏执政之前,以及平氏执政之后。

在奈良时代末期,朝廷与贵族不断发生冲突,矛盾逐渐激化。为了削弱贵族与僧侣的力量,当时的桓武天皇决定迁都,离开旧势力盘根错节的奈良。于是日本的都城就从今天的奈良市迁到了中北部的长岗,而后又迁到了今天的京都市,并将其改名为平安京,寓意平安与和平。从都城的命名我们不难看出,此时的日本十分渴望安定与太平,不会主动挑起事端。

北宋雍熙元年(894)当时的刚刚补任的遣唐使菅原道真以唐朝衰微和航海危险的理由,上奏请求中止向中国派遣遣唐使。当时的日本除了和周边少数几个国家保持联络外,基本处于锁国状态,关闭国门的日本在国内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同时由于长期处于和平环境,当时的日本军事实力十分薄弱,以刀伊入寇事件为例。宋真宗天喜三年(1019)三月,一只由五十余艘不明来历的船只组成的船队袭击了对马、壹岐、怡土郡、博多、长崎和肥前等地,掠夺物资、人口,烧毁房屋,当地根本没有组织起像样的反抗。随后地方豪族组织起地方武装进行反抗,通过审问俘虏得知来犯者是一支名为刀伊的异族,刀伊在朝鲜语系中是外藩的意思,通常是指在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东北部的女真族。此次事件仅持续了十余日,在日本朝廷的对敌诏书下达之前,当地组织起来的地方武装就将敌人击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