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民间发生械斗官府为何不加阻止?又有钱收了

2023-11-23 17:02     360kuai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福建漳州发生了一场大规模械斗。这场械斗由于经过福建汀漳龙道张集馨奏报朝廷,还惊动了道光皇帝。这是怎么回事呢?漳州靠近广东潮州,两地民风很接近:都是彪悍无比,打架斗殴如同家常便饭。

最初,是由于小民之间打官司,官府没有公平判决,导致一方有了冤屈无处伸,便诉诸于民间仇杀。"冤冤相报何时了"?几百年下来,仇恨的火焰一代代传递下来,还蔓延到族人、同村。为了解决这种仇恨,双方便时不时进行大规模械斗。这种大规模械斗,不是打仗,胜似打仗。

在械斗前,双方约定好时间、地点,定下人数规模、兵器等。如果是大户人家,往往出动族内全部男性;如果是小户人家,只好数家联手,采取抱团取暖之策。如果是村与村之间的械斗,还会到外村招募帮手。

到了械斗时间,参与械斗的男人纷纷出发。家中妻儿老母准备酒肉,为他们壮行。看那场面,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感。在械斗时,双方大打出手,即使父子、兄弟相遇也绝不手下留情,宛如仇人一般互下杀手。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如前所述,双方在械斗前会招募一些外村帮手。有些贫穷人家的男子,为了钱财替人拼命,有时候会出现父子、兄弟分别效力不同主顾的情况。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种械斗像打仗一样,很有"仪式感"。双方鸣金则进,举火则退;一声呼啸,枪声齐射。械斗结束后,双方分别清点死伤人数。战死者,能得到30大洋的赔偿。族人会在祠堂里为他立一个忠勇牌位,妻子儿女由家族赡养。由于安排得妥妥当当,死者家属情绪能够保持在稳定状态。

漳州械斗的风气始于明朝永乐年间,在清朝达到鼎盛。其中又以以云溪、漳浦、云霄等地最为严重。漳州械斗太有名了,连雍正皇帝都不禁头疼:"闽省文风颇优, 武途更盛。而漳、泉二府, 人才又在他郡之上, 历来为国家宣猷效力者, 实不乏人。独有风俗强悍一节, 为天下所共知, 亦天下所共鄙。"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民间发生如此大规模的械斗,官府在哪里?官府为什么不阻止这种械斗?一句话:官府在旁边看热闹。当发生大规模械斗时,官府根本就不敢前去阻止,否则,会遭到双方的联合攻击,死得很惨。官府老爷的命,个个都很金贵。

而且,就算官府有能力阻止大规模械斗,他们也不愿意去做。因为,每一次大规模械斗,在官府眼里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大规模械斗结束后,死的死,伤的伤,就轮到官府上场了。他们耀武扬威地开到械斗现场,收取"械斗费"。

假使"械斗费"收不上来,官府"即带差役千余人,前往洗庄,房屋树木,一概毁伐",表现得相当勇敢。这种行为,就跟抢劫没有什么两样了。当年,孔子曾经感叹:"苛政猛于虎也。"这些如狼似虎的差役,的确比虎狼还凶狠。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