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手早有预谋!刚刚,日本警方公布细节……医院透露安倍死因,遗体将被解剖!安倍之死对日本有何影响?(3)

2022-07-09 08:47     每日经济新闻

超宽松货币政策或将动摇

日本经济复苏或将继续放缓

枪击事件发生后,一些分析师担心,日本央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未来很可能失去支持。安倍晋三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现任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的主要支持者,后者的主要政策是维持最低的利率以支持日本经济增长。

据彭博社,安倍晋三早在2013年就任命黑田东彦担任日本央行行长,当时安倍晋三推出了"安倍经济学(Abenomics)",旨在通过前所未有的宽松货币政策、灵活的财政支出和监管改革来重振日本疲弱的经济。安倍晋三虽然于2020年夏天因身体问题下台,但"安倍经济学"的政策至今仍基本保持不变。

部分策略师认为,如果枪击事件加速日本央行对其货币政策的反思,日元可能还会进一步扩大涨幅,而日本股市则会下跌。不过,也有经济学家认为,关于此次枪击的任何影响都将是暂时的。

松井证券高级市场分析师Tomoichiro Kubota表示:"(安倍晋三)遭遇枪击可能会在中长期产生影响,市场将看到日元大幅升值和股市下跌。安倍晋三一直支持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安倍晋三遭遇枪击)可能会导致日本央行的政策改变。"

大和证券首席市场经济学家Mari Iwashita则认为,"由于安倍晋三在海外的知名度可能大于现任首相岸田文雄,当欧洲市场开始交易时,外汇市场的反应可能会更大。安倍晋三提出的'安倍经济学'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因此人们可能认为日本的一些政策可能发生变化。鉴于目前还缺乏一些细节,日本国债市场的投资者可能会采取观望的态度。"

对于公司债,瑞穗证券首席信贷策略师Hidetoshi Ohashi认为,日本公司债券可能在利率方面会面临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Ohashi指出,"市场认为,在安倍晋三强大的影响力下,日本央行长期以来都没有加息。而从现在开始,可能有人猜测日本央行可能会在政策立场上更为灵活。如果安倍晋三的枪击事件加剧了利率风险的不确定性,我们可能会看到公司债券的发行量减少,同时导致息差扩大。"

同时,也有分析师认为安倍晋三遭遇枪击事件对市场的影响有限。标普全球市场情报经济学家Harumi Taguchi认为,"这非常令人震惊,但从广泛的经济政策角度来看,我认为这并不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日本的选举已经朝着对自民党有利的方向进行,而且岸田文雄政府目前的政策与安倍政府当时的政策相差也不远。"

图片来源:摄图网-307075549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与当前全球央行通过加息来抗击通胀相比,日本央行目前的政策立场显得与众不同,这同时也是导致近期日元兑美元汇率创下24年新低的原因之一。

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的日本经济,除了要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还正在经受日元贬值、物价上涨的压力。近来,在俄乌冲突的影响下,日本经济更是呈现出愈发疲软状态。

日本总务省7月8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扣除物价因素影响,日本5月实际家庭消费支出同比下降0.5%,连续3个月同比下滑。报告显示,日本2人及以上家庭5月平均消费支出为28.8万日元(1美元约合135日元),该调查所涉及的十个消费大类中的七个类别支出同比下降。

6月16日,日本财务省公布2022年5月贸易数据,5月日本贸易赤字高达2.38万亿日元,远超市场2.04万亿日元赤字的预期,使得日本连续10个月保持着贸易赤字。这一结果严重冲击了市场信心,要求政府尽快出台物价对策、拉动个人消费、降低消费税率、加强能源补贴、支援农业生产以及节能节电措施的呼声不断。

据NHK,刚刚过去的6月,日本央行购入长期国债超过16万亿日元,这也是该行单月最大长期国债购入量。上次创下纪录还是在2016年4月,当时的购入量为超过11万亿日元。截至目前,日本央行持有的日本长期国债共计高达528万亿日元,约占日本总计近1000万亿日元国债的一半。

当前的日本经济也与2013年安倍晋三任首相时的经济复苏趋势呈现反差。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经济在2013年前三季度走出了负增长,踏上复苏道路。在当时的日本政府看来,这一切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安倍经济学"。

截至2021年底,日本政府债务已占名义GDP高达2.25倍,债务担忧日益升温。在欧美发达国家通胀水平持续创出新高、美联储和欧央行加速收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市场对于日本央行能否继续维持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心存疑虑,担心如果日本央行此时选择调整金融政策,庞大的政府债务负担可能造成日本政府信用恶化,并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冲击。

经济学家表示,由于人们对全球经济同步放缓的担忧日益加剧,预计日本经济复苏将失去动力。经济学家在7月1日至6日的调查中,中位数预测日本在截至6月的第三财季将实现3.4%的年化增长,低于此前调查中预期的4%的增长率。此外,调查还显示,预计日本经济复苏将继续放缓,到2023年第二季度将实现1%的增长。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