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梁、刘邦等人聚在一起,没有一个名义上的共主。这个时候有一个人站出来,就是大名鼎鼎的范增。范增跟项梁说:"陈胜的失败是理所当然的。当初楚怀王与秦昭襄王会面,结果被人囚禁当了人质,一直没能回到楚国客死他乡,楚国人最恨秦国。有个叫做'楚南公'的人就说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陈胜虽然首倡义兵,但是没有拥立楚国后代,而是自立为王,所以才在短时间内失败。"
接下来范增建议项梁发挥自己楚将世家的影响力,找一个楚国后代拥立来代替陈胜。这个建议是符合项梁的利益的,也能够解决起义军群龙无首的问题。于是项梁采取这个建议,拥立楚怀王的后代熊心为王,作为新的起义军的领袖。"楚虽三户"的解释
范增的这番话当中,就属"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流传度最高。而楚南公这个历史上根本没露过脸的路人甲,也因为这句话变成了著名人物。"亡秦必楚"这个半句话很好理解,而"楚虽三户"却让人摸不着头脑。在《三家注史记》中,也提供了三种理解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