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担任统帅的赵匡胤,被将士黄袍加身,如不从会被士兵杀掉吗?

2023-11-08 06:22     360kuai

被逼着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不从,虽然当时不会被杀,以后也肯定会被杀死的,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也不得不反了。因为在古代,不管什么皇帝最忌讳的就是臣子造反,想要推翻自己的政权,这是绝对不会允许的,不论这个大臣之前表现如何,只要做了这件事,皇帝是绝不会让他继续活下去的。所以赵匡胤在当时的那样的情况下,即使他从没想过要反叛朝廷,但是已经黄袍加身,骑虎难下了,如果不顺应将士的,那么他会死的很惨还会影响到他的家族和亲属安危,所以他最后不得不反了。最终率领自己的部下夺取了后周的江山。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这个问题。

黄袍加身图

赵匡胤当时的情况

赵匡胤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从小就接受了教育,后来又和人学习了武艺,有一身好本领。在当时那样一个混乱的时代中,想要取得功名利禄只能投军,赵匡胤也很快投入到了军旅之中。后随军参与了多场军事行动,取得了不错的战功,因而逐步升迁,并且被当时的后周皇帝柴荣看好,屡获提拔。

在发生黄袍加身事件的前一年,也就是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当时的皇帝柴率军北伐,让这时的赵匡胤担任水陆都部署。目标北方重镇莫州,先到瓦桥关,当时守将姚内斌投降;又打退了几千名契丹骑兵的进攻,最后关南平定。后来柴荣于北伐途中患病,不得不中途返回京城治疗,后任命赵匡胤任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同年,因病重无法医治,最终后周皇帝柴荣驾崩,册立了当时才七岁的柴宗训继位,这时赵匡胤又被改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可以说此时赵匡胤在军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次年(960年)正月初一,当时的朝廷听闻北方的契丹打算和北汉联兵南下进攻后周,宰相范质等编急忙派遣赵匡胤率军北上抵抗,以防敌军攻入京城。次日,赵匡胤率领的军队离开都城,夜宿距开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这天晚上,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帝,然后再出发北征"。将士的兵变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正月初三日,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赵普等将领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醒的赵匡胤身上,拜于庭下,拥立他为帝,这就是黄袍加身的一个大致过程。

武将赵匡胤剧照

赵匡胤的选择

在当时那样的一个情况下,赵匡胤已经被鸭子赶上架了,箭在弓上也不得不发了。在古代大臣或将领身穿黄袍是严重的大逆不道的行为,这基本等同于谋反,是十恶不赦之罪。因而赵匡胤即使自己不同意,也不得不顺势而为,只能率领自己的部队回京城夺取政权,结果正如所料,顺利的夺取了后周的天下,建立了自己的大宋王朝。

假设要是赵匡胤不同意将士的想法,坚决不同意的话,那么它将面临了二种结局,好一点的是被撤职拿问,其家属也会因此受到牵连而入狱,差一点的直接杀头,家族和亲属以及参与这次事件的官兵都要严肃处理,大概率会被杀。因为封建帝王不允许任何的反叛行为,无论任何人。并且黄袍加身的事情那么严重,赵匡胤他即使是最高统帅也无法把这件事情给瞒报下来,最终也会被人上报给朝廷知道,其结局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赵匡胤没有任何退路,他不可能不同意,哪怕不是为了自己,二十为了家族、亲属或者手下的将士也得硬着头皮干。

北宋皇帝赵匡胤图

综上所述,黄袍加身事件发生后,赵匡胤完全没有回旋余地,他只能继续领军推翻后周的政权,自己建立王朝当皇帝。因为在古代社会,这样的事情发生,不成功便成仁,所以赵匡胤只能这么做。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