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真的甘愿放弃皇位做个“八贤王”(2)

2025-04-01 13:42  360kuai

说道这儿,咱们今天讨论的主要问题就出来了:赵匡胤为什么会传位给弟弟赵光义,而不是传位给戏剧里说的那么"贤"的儿子呢?谁都知道,早自夏朝以来,帝王的传位制度就是继承制,并且是"父死子继",在没有儿子的情况下才考虑"兄终弟及"。赵匡胤有两三个儿子,并且个个聪明伶俐,可他却为何这么做呢?

这就要拿出一个典故来,"金匮之盟"。这又是一个什么故事呢?那是在赵匡胤"黄袍加身"第二年,即建隆二年(公元961年),皇帝的母亲杜太后病重,就把赵匡胤叫到床前,同时还有宰相赵普。太后就问儿子赵匡胤:"你知道你的江山是如何得到的吗?"赵匡胤想了想,说了句宽慰老太太的话:"这都是祖上与母亲您的恩德"。太后却摇摇头说:"不是的,你能得到这个皇帝,主要是因为前朝皇帝柴荣把皇位传给了幼小的儿子柴宗训(七岁继位),否则,皇位哪能轮到你啊!所以,你要想保证你的江山稳固,将来要传位给你的弟弟赵光义。国有长君,才能稳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