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史上,相信大家都知道,皇位的继承,一般都是要等老皇帝死后,才会继承给儿子。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笔者就跟大家分析下。这个问题其实在远古时期就能一窥一二,由于部落的生存环境非常残酷,经常处于可能被灭族的危险之中。
所以,首领变得非常重要,看看动物界的猴子、海狮等以群居方式生存的物种都是如此,于是必须由一个强大的能人、猛人来领导,特别是母系社会,更是如此,于是当老大的经常会提早退休,让更合适的后辈(不一定是直系亲属)接替,而且这样的前老大往往能够善终!

但当一个部族足够强大和稳定之后,就不是这样了,因为有了私利的存在,而又没有合适的配套政策,再加上中国历史非常特殊的孝道传统,那么问题就来了,前老大怎么定位就变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搞不好就必然会产生一山不容二虎的结局(在绝对高位上,父子关系根本起不了缓冲和缓解矛盾关系的作用)!于是必然会产生你死我活的结局!
这种事情发生多了之后,大伙儿也就慢慢接受了最高权力交接只能通过父亡子承的方式了,否则真的太残忍!那么中国历史上也的确有几例成功的生前权力交接的实例。这里面就涉及到另外一种巧合,那就是双方对权力和人性控制的互补性问题了。
如果让出方确确实实完全放弃,没有任何一丝保留和干扰,而接受方又恰恰做得非常好,那就没有问题了,可惜这种情况非常少,因为这不符合人性,拥有过最高权力的人,要让他完全放下,这真的是没有几个人能做到的!
那么第二种情况就是成为无法选择的最优弱者,乾隆和嘉庆就是这种关系!但这种方式对双方来说都不是很爽!你说呢?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