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称,第三艘航母立项之初,针对是采用蒸汽弹射系统还是电磁弹射系统,有过激烈的争论。关于采用蒸汽弹射系统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我国建设航母经验不足,应该从简单的做起,一步步积累经验;另一方面,蒸汽弹射系统在美军航母上用了几十年,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属于成熟的技术,而电磁弹射系统虽然先进,但是是新技术,而且美国人掌握的电磁弹射技术都不成熟,我们能玩得好吗?
最后,不服输的中国军工人做出了正确的决定,选择一次到位采用最先进的电磁弹射系统。我们必须摒弃永远跟随西方的老思路,美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中国人一样能做到,美国人做不到的我们中国人一定能做到。
一定有人疑惑,美军采用电磁弹射系统的"福特号"航母可是核动力推进系统,我们的"福建舰"采用的却是常规动力系统,如何做到和核动力航母一样采用电磁弹射系统的呢?
实际上,单纯从原理上看,是否用电磁弹射器,和航母采用哪种类型的动力并没有直接关联,唯一的问题是如何保证电磁弹射系统的提供足够的电力。在"福建舰"上使用电磁弹射系统,一个棘手问题必须要被攻克。整个电磁弹射系统需要高效储能,然后在极短时间内大量释放能量,这个时候非常容易出现电力系统的瞬间过载,甚至导致整艘航母的电子设备无法使用。
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一个储能机构作为中介。有消息称,中方采用了马伟明团队研发的舰船中压直流系统,放弃西方使用的中亚交流系统,使用直流配电,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的隔离,安全系数更高、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功率密度更高。这一领先世界的技术,成功解决了常规动力航母采用电磁弹射系统的核心问题。
由此可见,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能够顺利下水,不能忘记背后还有大量默默无闻、辛勤工作的科研人员,正是他们的长年累月地付出,才有了越来越多先进装备的问世,我们需要谢谢他们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