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为何要设计张飞杀关羽的情节(2)

2024-04-23 17:42     360kuai

所以说等于蔡阳用自己的人头为关羽和张飞兄弟尽释前嫌和好做了贡献。开个玩笑。这就是我们今天给大家讲的斩蔡阳的故事。

张飞一上来就要杀关羽,《三国演义》为何要这样的情节设计呢?不是桃园结义的时候三人同生共死的吗?这岂不是张飞违背了当初的誓言吗?其实,作者这样的设计才真是了不起,精致之极,让人佩服地不得了。此话怎讲呢?

其一,张飞要杀关羽恰恰突出了张飞极其看重桃园结义的誓言,对其是刻骨铭心的。他之所以要杀关羽,是因为他认为关羽违背了誓言,投降了曹操,是一个无义之人,原文的话说"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玷污了他们的誓言他们的宗旨,故而要杀之而后快。这说明张飞的心志极其光明磊落,极其始终如一,按我们今天的话说,叫不忘初心。因此,张飞是真君子,大丈夫,对道义的遵守可以说是矢志不渝的。这样的情节设计进一步弘扬了刘关张的桃园结义,进一步赞颂了他们的结义誓言、人生宗旨,是极其高妙的设计。

其二,这样的设计虽然突出了张飞的莽撞,性如烈火,但同时也点出张飞并非一个头脑简单之辈。二者看似是矛盾的,莽撞又怎么头脑不简单了呢?因为关羽毕竟投降了曹操,而且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曹操对待关羽与众不同的好,这些张飞肯定是知道的。这时候的张飞是什么角色呢?是占据古城的一个最高长官,他不仅是关羽的三弟,他还要为手下的几千人马负责的。关羽这时候突然来到古城,再加上张飞深知关羽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曹操对他那么好,难保关羽不会未来报恩变节做出非常之事,所以,张飞对关羽保持戒心也是正确的,可以看出张飞是一个识大体的人,不因无法确定的弟兄情义而忽视古城的几千人马的安危、前途。

其三,这样的设计属于一种典型的误会模式,更符合情理上的逻辑,艺术上的真实。照一般的作者,既然刘关张肝胆相照,那么就会设计让他们之间的情义针扎不进水泼不进,三人好的穿一条裤子,完全没有任何嫌隙、猜疑。殊不知这样的设计恰恰是拙劣的二流的设计,不符合情理上的逻辑、艺术上的真实。尤其是刘关张三人的性格本就多元,刘备深沉,关羽儒雅,张飞莽撞,设计一些误会既能凸显角色的特点,同时也更能加深刘关张的情义--这也正是作者的用心所在。所以,这才是极其高妙的写作手法啊。这种误会模式的设计在《西游记》里又得到了发展。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唐僧两次赶走孙悟空,这不正是典型的误会模式吗?所以这也可以看出《西游记》对《三国演义》一书的借鉴吧。

最后,这样的设计其实不也正好说明了关羽降汉不降曹是站不住脚的吗?所以这也的确可以再次说明《三国演义》在艺术手法上不够完美,某些情节上还有瑕疵。本来是为了美化关羽的投降,却借着张飞刺向关羽的丈八蛇矛把之前的粉饰之辞戳个窟窿,这大概是作者没有料到的吧?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