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洪灾影响越来越小,全因为有这些黑科技!(2)

2022-06-24 11:50  腾讯

灾害应急神器--蓄电、发电设备

21世纪的人类社会由电力构成,但经过洪灾冲击之后,许多受灾地区的电力供应无法得到保障。发电油机、大型户外电源就发挥出了太的作用,不过它们目前的作用并不是为受灾群众供电,因为普通人家中一般不会留有此类设备,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救灾队建造临时指挥部、救灾中心。

好在我们家中一般会有移动电源,虽说存储电量不是很多,但至少可以为手机供电,配合无人机搭建的空中基站,可以与外界保持联系。说一句题外话,新能源汽车开始普及,插电式混动汽车和增程式电动汽车可以烧油发电,未来它们或许会是受灾群众获得电力供应的最佳方式。

未来的抗洪主力还在成长中

从洪灾前的预防举措,到洪灾后的受灾情况鉴定,再到实施救灾和受灾人员营救,一套流程下来需要一定的时间。如何才能节省时间,让预防洪灾更加精准,处理洪灾更加迅捷,就成了救灾队需要考虑的事情。

这里就凸显出大数据、AI的作用了。AI可以不断积累数据,分析不同区域的降水量,判断是否需要提前布置防洪措施或迁移群众。洪灾发生后,AI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受灾情况,科学决定救援先后顺序和协助制定救援方案。

5G网络的低延迟、大带宽优势,则可以方便救灾人员远程操控设备,在某些难以到达的地区,通过无人机之类的设备营救受灾群众,或者运输物资,节约人力物力。

图源:微博截图

今年洪灾,安徽、江西等地的中国电信,就通过AI、大数据、5G为抗洪做出了巨大贡献。电信构建的5G网络技术和天翼视频云平台,实时收集黄河水位信息,帮助当地救灾部门和群众了解洪灾情况,以便于尽快完成制定和救援方案。

不过AI预测和计算还正在成长中,需要收集更多数据,才能实现更加精准的预测。这点小雷深有体会,小时候看天气预报,经常预报有误。到了今天,虽然天气预报依然经常出现错误,但准确度比之前高了不少。

未来,AI、大数据、5G等技术,将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将更有保障。

战胜洪灾,还需要社会各界伸出援手

洪灾仍未结束,救灾人员仍在前线奋战。遥想758特大洪水,20000多人丧生,98特大洪水,4000多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两场洪灾中,每次都有数十位抗洪救灾战士牺牲,年纪最小的甚至还没成年。好在时代不同了,现在我们的经济实力提上来了,救灾设备越来越多,一个省份不够,其他省份立刻提供,去年河南受灾,贵州迅速派出无人机协助搭建空中基站。

曾经的惨剧我们铭记于心,未来更要通过技术与设备,让防洪抗灾从"人防"变成"技防",保障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也要减少救灾人员承担的风险。

除了抗洪救灾,灾后重建也是受灾地区需要考虑的问题,某些受灾比较严重的地区,灾后重建需要大量资金。目前国内已有许多企业积极捐款捐物,协助受灾地区救灾和重建。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相信国内各地的洪灾很快就能结束,受灾群众的生活,也会尽快恢复正常。

防范远比补救重要,我们期待未来科技更加发达,能够精准预测降雨量、水位变化,以及洪水可能发生的时间,提前为群众寻找避难所,降低抗洪救灾的难度。现在我们的技术还不能达到这个地步,但小雷相信,距离那一天到来不会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