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最悲催的皇帝,在位仅30天就暴毙身亡,死因成谜(2)

2025-01-01 10:23  360kuai

按照皇明祖训皇长子出生后,就该着手准备册封太子之事,可是万历皇帝对此事却保持着消极态度。因为他不喜欢出身低微的恭妃王氏,顺带着也不喜欢她生的这个皇长子。而众多嫔妃中万历皇帝对郑氏尤为宠爱,后来郑氏生下了皇三子朱常洵,随后郑氏便晋封为皇贵妃,郑氏希望自己的儿子朱常洵能成为太子,并私下和皇帝立誓,万历皇帝则对此事做出了承诺。

万历皇帝在朝会中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朝中大臣纷纷猜疑,担心郑氏谋立皇三子,损害国本。当时有两派分别拥护皇长子朱常洛与福王朱常洵(郑贵妃所生)争夺太子之位。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册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大多拥戴皇长子朱常洛,向明神宗建议立长子为太子,然而万历皇帝不喜欢宫女所生的朱常洛,反而加倍宠爱郑贵妃,并且执意要立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

因为立太子的事情,万历皇帝开始与群臣长达15年的争论,直到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月,皇帝终于拗不过朝中群臣,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三子朱常洵为福王、五子朱常浩为瑞王、六子朱常润为惠王、七子朱常瀛为桂王,此事才算告一段落。这场万历年间最激烈复杂的政治事件,期间共逼退内阁首辅四人(申时行、王家屏、赵志皋、王锡爵),部级官员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人数达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充军。这场国本之争让万历皇帝感到悲痛欲绝,自己虽贵为天子,而最终被群臣所压制,因此对朝政失去兴趣,一气之下就不再上朝了,史称"万历怠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