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50ETF获批一周年:“头啖汤”不乐观 跌幅超30%(2)

2022-06-15 07:57  北京商报

在经历了将近一年的运作后,在首批双创50ETF中,部分产品的最新规模较成立规模已有明显上涨。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易方达双创50ETF、华夏双创50ETF、南方双创50ETF、嘉实双创50ETF 4只产品的最新规模分别为68.52亿元、50.17亿元、36.88亿元、19.26亿元,较成立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彼时,上述4只产品的成立规模则分别为30.05亿元、30亿元、30亿元、15.82亿元。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产品的最新规模较成立时大幅缩水。例如,银华双创50ETF、国泰双创50ETF的最新规模不足10亿元。截至一季度末,上述两只产品的最新规模分别为9.75亿元、5.83亿元,较成立规模分别减少2.61亿元、1.49亿元。

在百嘉基金董事、副总经理王群航看来,基金产品的规模变化主要与相关基金的二级市场交易表现及基金公司的营销能力相关。而在产品同质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情况下,投资者可能更倾向于购买在二级市场中流动性较好的产品。因此,就会形成一个循环,即流动性好的越来越好,流动性差的越来越差,也就导致了不同产品的规模分化。

收益率均跌超三成

在运作一年后,除规模分化外,双创50ETF的业绩表现也难言乐观。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3日,首批9只双创50ETF自成立以来的收益率均为负,且跌幅超30%。其中,除国泰双创50ETF外,其余8只产品的跌幅均在34%-35%间。

王群航认为,双创50ETF是被动指数型产品,对于这类产品,更应关注的是其跟踪误差而非收益率。由于这类产品是严格跟踪指数表现,只要跟踪误差在确定范围里(通常是2%),就说明这只产品的管理总体上是合格的。"投资此类产品,非常需要投资者对于二级市场行情的走势、相关主题与行业的表现等,有明确的研究、分析、抉择。"王群航提醒道。